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境城市是边境地区主要人口集聚地和重要经济集聚区,在维护边境稳定、促进边境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意义。论文从协调发展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出发,基于人地关系视角,运用系统评价模型以及地理学中的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一套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以与中国陆地边境线相接的21个边境地级市为研究区范围,通过实证评价,提出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的路径建议。本文在如下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将影响协调发展的因素归纳为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两大子系统,认为两大子系统相互作用并互相调控,子系统各要素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是城市协调发展的核心。该观点的提出对于当前碎片化的城市协调发展研究是一个重要进步。(2)基于以上理论分析,采用“密度、分割、距离”三维分析、人地关系、“五大发展理念”及系统论框架,构建了集“发展整体特征、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类型识别”三定量一定性的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丰富了多学科背景的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研究。(3)基于构建的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了中国边境城市的整体发展特征、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类型,并提出差异化的协调发展发展路径。整体发展特征实证研究表明,边境城市整体发展层面面临“密度、分割、距离”三重挑战,三个维度与全国的综合比值为0.62,其中,密度维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最大;发展基础实证评价表明,边境城市约八成区域为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和一般适宜的过渡地区,水土资源保障程度较高,整体不构成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但区域差异明显,2005~2014年边境城市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0%,社会发展基础较弱,边境城市发展基础可划分为三个类别;发展水平实证研究表明,边境城市发展水平呈高低水平两头小、中等水平中间大的“纺锤形”结构,空间分布格局与城镇化水平有较强吻合性,2005~2014年不同发展水平的边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均在提高,不同发展水平的边境城市在五个方面的演进特征各不相同;根据发展基础类型和发展水平级别的协调关系,将21个边境城市分为三种类型,认为以人口适度集聚与适度疏散来置换发展空间,是促进边境城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长期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