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孙河教授青光眼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孙河教授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剖析学术思想,并加以归纳总结,丰富中医眼科学理论。方法:1.跟师学习,观察孙河教授青光眼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导师沟通交流,体会老师辨证用药思路。2.搜集孙河教授基础及临床研究文献,提炼数据,分析归纳。3.整理孙河教授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学术思想,为龙江医派中医眼科学术思想奠定基础。结果:1.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应遵循整体观念,在辨证论治的框架下进行。孙河教授在治疗过程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思想。诊查中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治疗中明辨标本缓急、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内外因合进行治疗。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全身辩证和局部辩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强调在整体观念下进行眼病的脏腑经络精准辨治,潜方用针用药。2.提出青光眼体质学说。孙河教授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平素性格急躁易怒,发病时辩证多为典型的肝郁气滞证。因此进行了原发性青光眼体质特征调查。调查表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符合肝郁证者占81.0%;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符合肝郁证者占79.5%;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符合肝郁证者占60.0%。200例原发性青光眼调查问卷中,符合肝郁证表现166例,占83%,其中自幼性格急躁易怒的占90.96%。由此证明原发性青光眼具有一定体质特征,主要表现为肝郁证;患原发性青光眼前既有肝郁体质。3.肝郁是青光眼最重要的病因,肝失疏泄是青光眼的重要病机,疏肝通窍法是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主流治则。首创具有疏肝通窍作用的通窍明目Ⅳ号方剂,该方剂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有效方剂;首创具有疏肝通窍作用的针刺组穴。既往临床研究表明,通窍明目Ⅳ号及针刺可以有效的改善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及RNFLT,调节血液流变学的作用,降低血液黏滞性;增强视觉中枢生物电活动。实验研究表明,以疏肝通窍为治则的通窍明目Ⅳ号方剂及针刺,对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减轻视网膜视神经超微结构损伤;阻断或防止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减轻NO、Glu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毒性作用;上调视网膜抗凋亡基因Bcl-x1和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增加视神经轴突的存活率;可以通过NGF-TrkA信号通路对RGCs产生保护作用。4.将视中枢体表位置命名为“窍明穴”,提出视神经萎缩的视中枢唤醒理论。“窍明穴”位于以枕骨粗隆上0.5cm为下界,向上、左、右各2cm的区域。相对于枕皮质视中枢所对应的头皮区域,不仅局限于皮层功能理论,更准确地确定了视区的治疗范围。提出视中枢唤醒理论,视神经萎缩可能会导致高级视觉中枢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减退,处于休眠状态,加重视功能的障碍。针刺“窍明穴”能增强视觉中枢的功能,或起到唤醒作用,促进其功能的恢复和活跃,并改善视神经的传导性,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退行性病变,使视神经电活动增加,促进视神经损伤的自我恢复。此外,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视网膜血管微循环,为神经纤维的再生提供良好环境,使受抑制的视神经纤维恢复,发挥其传导的正常功能。5.重视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阳胆经穴位的应用。针刺是孙河教授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常规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治疗中尤其重视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阳胆经穴位的应用。足厥阴肝经的行间、太冲,足少阳胆经的光明、风池、率谷为孙河教授针刺组穴中的重要配穴。6.针药并用提高疗效。孙河教授视神经保护方案以针刺疏通经络,中药调理脏腑,针药并用,使经络畅通,脏腑调和,气机调畅,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而目视精明,提高临床疗效。结论:孙河教授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思想,乃疗效之本。所提出的青光眼体质学说,疏肝通窍法,中枢唤醒理论,重视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阳胆经取穴,针药并用的方法,丰富了中医眼科学术思想,成为龙江医派眼科特色。疏肝通窍法作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治疗法则,通窍明目Ⅳ号及针刺组穴作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治疗方案,形成了较为规范青光眼视神经保护辨治方案,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青光眼的疗效,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