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涉及蝗总科3科12属16种我国东北蝗虫,主要内容是对这些种类的染色体数目、类型、组式、C带带型、性染色体位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异染色质含量等分别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染色体性状进行一系列的比较,探讨其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路线。本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标本是我小组4人自我国东三省20余处地区(千山、二道白河、长白山、镜泊湖、梅河口、敦化、通化、集安、嫩江、五常、尚志、北安、五大连池、加格达奇、塔河、漠河等地)历时一个多月采集到的所有蝗虫中的一部分种类。本研究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以所有3科12属16种蝗虫为材料,采用压片法进行大量的玻片压制,采用BSG法对筛选出的玻片进行反复的染色体C带处理,再经由长时期的照片拍摄以及各项数据的测量工作,最终,整理出了每一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C带带纹的数量、分布及含量等各项重要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并作出了每一种蝗虫的染色体C带核型模式图。第二,翘尾蝗属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北部,是我国东北特有种。本研究对三种翘尾蝗的核型以及C带带型各项数据进行了比较。证实了三种昆虫作为同属昆虫的相似性。另外,从白纹翘尾蝗和宁安翘尾蝗的染色体组式相同等参数看出,白纹翘尾蝗和宁安翘尾蝗的亲缘关系较北极翘尾蝗更近。最后采用聚类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关系。第三,对无翅蝗属的柯氏无翅蝗和平尾无翅蝗的核型以及C带带型各项数据进行了比较。二者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各项数据显示,同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别,甚至连染色体数目都不一致。虽然隶属于同一个属,但其二者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v第四,对稻蝗属的无齿稻蝗和小稻蝗的核型以及C带带型各项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二者在多项核型数据参数均完全一致,仅在C带带纹的数量和分布上有差别。说明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第五,本研究还对斑腿蝗科内和斑翅蝗科内的属间作了一个比较。但是由于研究的种类不够,仅作了一个大致的描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方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如,本次自东北采集到的所有标本,可供研究的所有12个属中,大部分属只研究了一个种。一个种显然不能代表整个属,所以无法作出十分接近事实的属间分析和比较。第六,对研究所涉及的三个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①斑腿蝗科昆虫的染色体数目大多为2n♂=23,个别种类出现2n♂=21的情况。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端部C带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居间C带。而在科内不同属之间,各类群的染色体C带带纹的各项参数存在明显差异。②斑翅蝗科昆虫的染色体数目都稳定在2n♂=23。染色体大多数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个别种类出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仅发现端带,而没有发现居间带。和斑腿蝗科一样,在不同属之间,各类群的染色体C带带纹的各项参数存在明显差异。③对内蒙古笨蝗染色体核型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之前一些学者认为“癞蝗科大多数种类昆虫的染色体数目为2n♂=19”这一结论。④另外通过种种比较分析发现,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昆虫的亲缘关系较癞蝗科昆虫更加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