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研究。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公认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他是湖南新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是法国勤工俭学的组织者、实践者之一,参加了“五四”运动,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归国后又积极投入到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长期在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我们认识、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有导论和正文构成,正文又分为三部分。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意义,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入手,指出研究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要研究蔡和森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蔡和森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是如何回答的,并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阐述了研究这一问题的价值及意义;其次介绍了学术界对蔡和森思想的研究概况,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强调对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进行整体性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尝试,有助于推动对蔡和森思想的深入研究。正文第一部分,分析了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影响因素。本文把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分为萌芽、确立、发展、深化四个阶段,并阐述了做出这一划分的根据与理由。关于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主观方面,强调蔡和森从小就有的爱国情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毅力与极强的自学能力对他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在客观方面,介绍了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并特别强调、深入分析了蔡和森参加中国革命的实践活动,为他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与发展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正文第二部分,分析了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蔡和森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包括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学说体系、唯物史观、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群众史观、社会主义革命等六个方面的认识。第二部分为蔡和森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包括“蔡和森对这一问题的理论阐述”和“蔡和森对这一问题的实践体现”两个方面。蔡和森认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做坚决的斗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理论。蔡和森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他不断在其主编的《向导》周报上发表文章,向人们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党的斗争策略,引导中国革命向前发展。正文第三部分,分析了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地位、现代价值及其历史局限性。在历史地位上,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价值上,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我们在实践中加深马克思主义认识、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观也有局限性,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欠系统、欠深刻,后期思想显示出“左”的倾向,然而这一切,并不能否定他对我党卓越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