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秦豫包括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作为我国长寿水平偏低的地区,将其作为一个案例,研究其长寿水平影响因素对于全面提高我国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健康长寿具有更为普遍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四普”(1990年)、“五普”(2000年)、“六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主要从区域尺度、地市尺度和县域尺度研究晋秦豫百岁人口比率、高龄水平、预期寿命和长寿综合水平的时空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长寿水平各指标的影响因素,最后分析相对长寿区人口长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时间上,晋秦豫1990年到2010年百岁人口比率、高龄水平、预期寿命都在持续增加,百岁人口比率增幅最大,其次是高龄水平,最后是预期寿命,不同尺度长寿水平各指标增幅差异较大。(2)空间上,长寿水平各指标空间分布格局比较一致,总体上都是自西北到东南递增。百岁人口比率、高龄水平以及长寿综合水平高值区逐渐向豫东地区缩进,而预期寿命高值区分布范围稍有缩小且趋于分散;百岁人口比率、预期寿命和长寿综合水平低值区范围有所扩大,而高龄水平低值区范围有所缩小。区域尺度上,河南省豫东地区、豫中地区长寿水平各指标始终较高,关中地区在百岁人口比率和长寿综合水平指标上增幅显著,而陕北、晋北和晋中地区高龄水平显著提高;地市尺度上,铜川市百岁人口比率、高龄水平、预期寿命显著增高,延安市长寿水平各指标始终相对较低,但长寿综合水平增幅明显;县域尺度上,百岁人口比率、高龄水平及长寿综合水平“HH”聚类类型均逐渐向豫东地区(开封、商丘、周口)缩进,而预期寿命“HH”聚类类型则由豫东平原向西延伸至“三门峡-西安”一带,“LL”聚类类型以高龄水平、预期寿命以及长寿综合水平分布最多,主要分布于“延安-晋城”一带,且范围都逐渐缩小。(3)长寿水平影响因素方面。晋秦豫百岁人口比率、高龄水平、预期寿命以及长寿综合水平均同时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对长寿水平有基础制约作用,社会经济因素对长寿水平的提高有一定滞后作用。百岁人口比率、长寿综合水平主要受自然因素中体现地势高低的海拔、坡度制约,高龄水平除受海拔影响外,还主要受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影响,而预期寿命与坡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受教育水平有关。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对长寿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此外,豫东地区为相对长寿区,主要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