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亟需解决的土壤盐碱化、质地粘重、土壤排水排盐困难等问题,结合引黄泥沙淤积占地以及清淤费用高的问题,选用引黄泥沙作为改良材料,进行了滨海粘质盐土的改良机理试验和研究,研究通过室内分析、模型模拟以及田间试验等方法,设计了不同配沙量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试验,明确了不同配沙量对粘质盐土的土壤颗粒级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有效性及运动性等方面的影响,探究配沙对改良滨海粘质盐土的作用机理,现有主要结论如下:(1)引黄泥沙与粘质盐土颗粒组成差异明显,引黄泥沙中占比例最多的粒级为0.1-0.05mm的极细砂粒,值为63.40%,粘质盐土中占比例最多的为0.05-0.01mm的粗粉粒,值为48.05%;通过配沙可以明显增加粘质盐土中的砂粒含量,降低土壤中的粘粒含量,从而改善土壤质地。(2)利用RETC软件中VG模型对不同配沙量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配沙后不同土壤颗粒组成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均达到较高的拟合程度,相关系数均>0.999;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吸力下,不同颗粒组成下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为,砂粒含量越多,大孔隙数量及比例增加,水分越容易被排走,土壤的持水能力就越弱,保持的水分就越少。(3)随配沙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毛管持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均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分别由36.61%、32.88%、23.15%降至30.79%、13.55%、4.61%,为线性负相关;无效水含量和有效水含量均呈现先稳定后显著降低的趋势,分别由8.77%、14.38%降至1.38%、3.59%;结果表明土壤中砂粒含量增加,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含水量,减弱土壤的持水能力,增加土壤的通气性。(4)随着配沙量的增加,土壤中易有效水和难有效水含量明显呈下降趋势,分别由13.65%、10.45%降至5.27%、2.32%,均与配沙量呈负相关。易有效水含量的降低速率均小于难有效水含量的降低速率,结果表明砂粒含量越多,土壤对水分的吸附能力就越弱,易被植物吸收的水分比例越高;土壤大孔隙数量及土壤重力水含量分别由4.61%、13.46%增加到13.99%、27.79%,有利于土壤排水排盐,能够在节水灌溉的同时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5)田间试验配沙后,2016年秋季及2017年春季田间0-20cm土层含水量下降明显,两者均为S3处理降低最多,比CK相比分别降低了21.10%、30.71%;2017年春季田间0-20cm土层中,S2处理即配沙量为10kg/m~2时,土壤含盐量降低最为显著,比S0降低了126.87%。综合上述研究表明,配沙改良可以改善粘质盐土颗粒组成从而改良其土壤质地,增加土壤中的大孔隙数量,提高土壤通气性,降低土壤含水量,有效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及运动性,有利于土体排水排盐,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最适宜配沙量为10k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