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词——同素逆序词。本文试图弥补前人研究之缺憾,从历时的角度着眼,收集并整理了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的资料,对同素逆序词进行整体把握;同时又从共时的角度出发,对该类词加以详尽分类,仔细辨析,究其成因,析其流变,探求其规律性及系统性。 所谓同素逆序词是指构词语素相同,而语素序位互逆的一对词,其主要形式是双音合成词。同一历史时期出现者,为共时上的同素逆序词;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出现的则为历时上的同素逆序词。本文所收二百多对同素逆序词基本上都是共见于同一大的历史时期(中古或近代)的共时上的同素逆序词。 从词语结构类型来看,常见同素逆序词有以下数种:1、联合——联合式(AB是联合式,BA亦联合式),此类数量最大。按其词性,又可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等。2、偏正——偏正式,3、陈述——偏正式(偏正——陈述式),(BA陈述式,AB偏正式;或者BA偏正式,AB则陈述式。下同)4、陈述——支配式,5、联合——偏正式,6、补充——偏正式,7、支配——偏正式,8、补充——联合式,9、支配——联合式,10、补充——支配式,以及其他混合型等等。 有些同素逆序词所表示的意思相同,有的则不然。因此,本文在分类的同时,还从意义和用法上对各组同素逆序词进行必要的辨析。(各类的编排大体上按时代先后,意义或用法有别的一般放在后面。) 关于同素逆序词的成因及其发展,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就语音方面来说,唐宋以后诗词韵文中一些同素逆序词,有的为了照顾韵脚,有的协调平仄,还有所谓“音转现象”。2. 从词汇方面看,首先从词汇发展的角度追溯其成因。复合词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凝结过程,起始阶段结合得很不稳固,本文所收同素逆序词以基本符合三个标准为前提:其一,从词的形式来看,两个音节紧密结合,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否则意义会发生变化;其二,从词的内容来看,由两个单音词结合的复音词,一般具有指称事物的单纯性,如拆开来讲,意义也会发生变化;其三,不能按语法关系去理解。在该部分,我们根据“核心语素义”在决定词汇意义中的作用,对两序意义和用法有别的联合式同素逆序词加以辨析。一般来说,联合式双音词的语义重心通常体现在后一语素上。3.从构词的目的看,有的同素逆序词的形成是为了区别词性,有的则是为了使词语内部结构和语法搭配的差别得以体现。4.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同素逆序词的产生,不只是扩大词汇量以增加信息载体的构词法问题,同时也是作为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段以适应修辞活动的需要:或表现地域色彩之别,或体现时代色彩、体现语气和感情色彩甚至作家的风格特点。5.从文化背景分析,有一些同素逆序词的形成跟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及语言习惯有关。古代朴素的辨证思维,尚偶、尚简约、崇经尚古等思维特点及语言习惯等,对同素逆序词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古和近代的同素逆序词,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存在着一种选择与取舍的情况。有大量的同素逆序词发展到现代,往往淘汰了其中的BA式,而保留了AB式。本文从韵律的角度出发,利用相关理论以及统计资料作了初步阐说。我们认为,声调的作用对同素逆序词是有一定影响的。 同素逆序词的研究对于汉语词汇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如果说古代汉语中同素逆序词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词汇扩展和表达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组词现象,那么,在现代汉语里,它已成为双音节合成词的一种独特有趣的构词方式。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藉此把握这类词的使用特点及其系统性,而且可以有效的发挥其在汉语词汇的心理认知和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另外,通过把握古汉语中同素逆序词的脉络,还可以捕捉到相关的民族思维习惯,社会文化特征等业己逝去的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