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聚间苯二胺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去除Pb2+中的应用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s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重金属离子(如Pb2+)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水环境中,通过环境介质在生物体内被富集,然后经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体带来重大健康危害。近年来,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因此,重金属去除也一直是热点研究方向。目前,吸附法因其价格低廉易得,重金属去除效果好,易回收利用等广受科研工作者青睐,在实际运用中主要采用吸附法去除重金属。大量的研究表明果胶具有较强的重金属吸附能力,但是果胶直接作为吸附剂会存在众多问题如:吸附量小,吸附后难以从水中分离以及无法解吸再生利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通过经典的果胶-Ca2+交联技术制备了果胶微球,然后在果胶微球上组装聚间苯二胺,制备一种新型果胶/聚间苯二胺微球,研究其对Pb2+的去除效果以及去除机理。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在果胶微球表面组装聚间苯二胺制备了不同聚间苯二胺含量的新型复合生物吸附剂-P/Pm PDA微球(聚间苯二胺含量分别为64.8%,60.8%,55.5%和41.2%,分别命名为P/Pm PDA160-1,P/Pm PDA80-1,P/Pm PDA40-1和P/Pm PDA20-1)用于去除Pb2+。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比表面积与孔隙度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证实了聚间苯二胺在果胶微球表面的成功组装,并且聚间苯二胺的组装量可以通过调控间苯二胺与果胶微球的质量比实现。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果胶微球,P/Pm PDA微球的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更大,热稳定性更好。Pb2+在P/Pm PDA微球上的吸附过程取决于Pb2+溶液初始p H,吸附时间,P/Pm PDA微球吸附剂添加量和初始Pb2+浓度。在p H方面,p H=5.0时,P/Pm PDA微球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在不同P/Pm PDA微球中,P/Pm PDA20-1仅需4 h就达到吸附平衡,且对高浓度的Pb2+溶液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此外研究表明,P/Pm PDA微球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推断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并且由化学吸附主导。Langmuir模型预测的P/Pm PDA微球对Pb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90.9 mg/g。P/Pm PDA微球在连续5个吸附/解吸再生循环后具有良好的可循环利用性能。最后在机理探究方面,推测P/Pm PDA微球对Pb2+的吸附机理主要包含多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如:多孔效应,静电相互作用,Pb2+和Ca2+,H+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以及Pb2+与含氧和含氮官能团的螯合作用。2、在多元阳离子体系下,P/Pm PDA微球对Pb2+的吸附性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共存Na+和Ca2+体系中,P/Pm PDA微球对Pb2+吸附性能被一定程度的抑制。随着Na+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但随着Ca2+浓度的升高,P/Pm PDA微球对Pb2+的吸附容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共存重金属离子(Pb2+,Fe2+和Cu2+)时,其对Pb2+的吸附影响不大,可能是由于P/Pm PDA微球在该体系下存在多表面吸附。进一步比较了P/Pm PDA微球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亲和力均,其大小关系均为Pb2+>Fe2+>Cu2+。在共存螯合剂时,其对Pb2+吸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螯合剂浓度的提高,P/Pm PDA微球对Pb2+的吸附性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此外,P/Pm PDA微球对霉菌具有优良的抑制性能,牛津杯法测定的抑菌圈直径为27-35 mm。3、P/Pm PDA微球在动态填充柱体系下对Pb2+也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主要受进水流速,吸附剂填充高度和初始Pb2+浓度的影响。流速的降低,柱高的增加和初始Pb2+浓度的升高均会延长吸附柱的穿透时间。P/Pm PDA微球在经过连续3次吸附,解吸和再生循环后吸附Pb2+的总量有一定下降,但仍能去除Pb2+。本研究制备的P/Pm PDA微球具有良好的Pb2+吸附性能,可循环利用且耐储藏,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生物吸附剂。
其他文献
基于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投资信息数据库、土地市场网单宗土地出让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地市级数据,文章考察了工业用地成本上涨对外商撤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用地成本上涨导致了外商撤资的增加。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用地成本上涨不仅导致制造业撤资的增加,同时引发了与之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的撤离,中国东部地区以及来自港澳台地区的资本受该影响较大。文章还发现,虽然地方政府对用地价格的控制行为对外资的撤离
茶油是我国特色的植物油之一,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近年来3-氯-1,2-丙二醇(3-MCPD)酯被证实具有致癌作用,而茶油被检出含有较高的3-MCPD酯。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油脂精炼过程研究了茶油精炼过程中3-MCPD酯的生成及其控制方法。首先,研究了在茶油脱色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的吸附剂(活性白土、粉末状活性炭、棒状活性炭、硅酸镁)、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洗涤对3-MCPD酯生成的影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周边的河流、湖泊等水域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叠加影响下,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染物超过水体自净的阈值,受纳水体出现不同程度污染现象,形成黑臭水体。黑臭水体严重损坏城市人居环境,危害居民健康,因此对黑臭水体中底泥污染物的处理需求已迫在眉睫。目前针对黑臭水体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化学法具有效果好、时间短和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在实际工程中应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的酚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一些动物性疾病,但其对动物体有骨髓毒害等不良反应。因此,本研究以牛乳中的抗生素-氯霉素残留为模型,致力于研制出一种简单方便、廉价易得、特异性高,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用于现场牛乳中氯霉素残留检测的新型Fe-MOFs复合纳米碳氮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本研究基于Fe-MOFs复合两种新型碳氮材料,构建了Fe-MOFs@N-GQDs/GCE传感器与Fe-MOF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非发酵”型茶叶,干燥和蒸制鲜叶使其多酚氧化酶失活,因此含有较低的儿茶素氧化水平(<1%),相比红茶和龙井茶(儿茶素氧化水平在5-16%)含有更多的儿茶素。此外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咖啡因和茶多酚等成分,具有抗癌、抗纤维化以及神经保护等健康益处,在中国长期以来视为天然药物,现如今是世界上最为广泛流行的饮料之一。婺源绿茶产自江西省婺源县,是中国地理标志性产品且闻名海外。威
栀子黄色素是一种从栀子中提取的食用色素,主要活性成分为藏花素和藏花酸,与藏红花的活性成分相同。我国栀子资源十分丰富且价格低廉,因此用栀子作为藏花素和藏花酸的提取原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离子液体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溶剂,具有不易挥发、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提取研究中。目前利用离子液体提取藏花酸与藏花素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课题基于离子液体构建了双水相体系和微乳液体系,用于提取栀子中
井冈蜜柚和井冈芦笋在江西省的赣中南地区具有大规模种植,急需挖掘其生物活性成分,生产高值化产品,进一步开发出相应的功能食品。本文将蜜柚皮和芦笋通过冷冻干燥和超微粉碎加工成柚皮粉和芦笋粉,研究其不同粒径粉体理化性质的改变,对蜜柚皮和芦笋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检测,验证井冈蜜柚皮和芦笋粉调节肠道的功能,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将蜜柚皮和芦笋开发成一款缓解功能性便秘的功能食品。本文将蜜柚皮和芦笋加工成超微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得以快速发展。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优势众多,如建造效率高、绿色环保且具有可持续性等。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占有率依旧很小,成本高是主要原因之一。造成装配式建筑高成本的影响因素众多,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难以预测。因此,深入探讨这些因素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文献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研究尚不充
在体验经济时代,设计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白酒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受到设计师们的重视。中国白酒包装设计的重点是白酒带给用户的文化价值与情感体验。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风格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之一,中国白酒包装设计应体现出“中国风”的吉祥寓意以及文化内涵。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白酒包装设计相结合,迎合了当今社会对个性化发展的追求。将白酒包装设计与中国
核磁共振(NMR)的发展从理论到应用已日渐成熟和普及,依据高场和低场,其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石油勘探、以及食品品质分析等。医学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需要合适的造影剂,专业的医学人才,对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本研究借鉴医学核磁共振肿瘤靶向技术,设计了新型结构的靶向造影剂,针对食品中沙门氏菌进行检测。基于磁性纳米探针作为输出信号,联合抗原-抗体反应,以链酶亲和素-生物素(SA-Bio)为桥,进一步放大检测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