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

来源 :喀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民主形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关键在于使其制度化。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1)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最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国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深化改革的同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也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动态化过程,即制度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不仅是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客观实践发展的需求。论文除了引言外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进程,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等;回顾历史,将中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历程分为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的阐述为其发展历程做了铺垫,从而为其制度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内涵和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基本内涵是由民主内涵、协商民主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组成,协商民主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使其制度化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群众基础薄弱;协商民主制度和体制机制不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协商结果不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体制机制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进程缓慢,这一部分还对现存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夯实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基础;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及其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和监督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制度体制机制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凸显主题的一部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将其制度化的核心内容,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及其工作机制也就成为这部分的重中之重。本文的三个部分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制度化,在实践中分析问题,找出将其制度化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将其制度化的有效途径。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土壤”上生根发芽,由理论变为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信,理论更加自信,制度更加自信!
其他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需要完善和改进。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
学位
学位
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对社会主义探索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其迂回过渡理论的核心和精髓。他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