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和谐社会思想,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入对它的研究对于深化和谐社会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施中必然会遇到无数难题,而对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研究,无疑又具有重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因此,本文拟从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背景和发展历程、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及当代意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背景和发展历程。人类思想史上对和谐的早期阐述,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探讨和谐问题的人类文化底蕴;而黑格尔以及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思想又为他们提出和谐社会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在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痛斥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种种严重失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人类世界的严重冲突和矛盾,并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逐步提出和形成了自己的和谐社会思想。作为他们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由偏颇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提出成为该思想科学化的重要分水岭,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以及革命实践的关注和分析,则验证和推动了它的发展。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对“和谐”尽管没有直接的论述,但从其著作中,我们仍能得到科学、辩证的结论。在他们的著作中,我们能够发现他们所论述的和谐社会不同于社会和谐。他们所描述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包含对立和差别的,社会的各个要素间相互协调和匹配,各个有机组成之间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谐)的社会。在这种社会制度里,人类将实现自由的状态以及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且,他们还论及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历史阶段的到来以及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此基础上,无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所进行的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从这些丰富的思想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实践性、科学性、大众性和发展性。第三部分,侧重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开放性。在当代,我国三代领导人从各自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出发,对这一思想做出了各自的发展和完善。毛泽东的和谐社会思想在其思想体系占据重要地位,但遗憾的是,这些思想在他生活的年代并未得到真正的实施和贯彻。邓小平则恢复和确立了和谐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应有的地位,并在建设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和谐社会思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和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和谐被提高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的高度。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他们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把它发展为可以具体实施和操作的政策和方针。第四部分,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当代意义。对人类社会而言,马克斯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的制度面貌。直到今天,哪怕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为我们提供了人类和自然界如何和谐相处的方略。对于当代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和冲突,它也给予了有重大意义的启发。对当代中国而言,它加深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路线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启发,并从理论上论证了我国当前谋求和谐世界外交政策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