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汉语普通话特殊型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简称SLI)儿童把字句的习得情况。通过采用控制实验和自然语料两种方法,具体地考察正常儿童和SLI儿童对把字句整体结构的产出和理解情况,分析其对把字句中不同类型补语的使用情况,以及了解他们对把字句中施事和受事的掌握情况。同时,本文还尝试从汉语普通话的角度去解释特殊型语言障碍的本质以及相关理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共36名,分别来自长沙、广州、合肥和新乡,年龄在3;11到6;1(年,月)。其中12名SLI儿童,12名与SLI儿童年龄配对儿童(TypicallyDeveloping Age-matched Children,简称TDA儿童)及12名与SLI儿童平均句长配对儿童(Typically Developing MLU-matched Younger Children,简称TDY儿童)。所有受试儿童都经过一系列的语言类及非语言类测试筛选出来。鉴于研究表明儿童两岁左右就能产出把字句,其基本结构为“NP1-BA-NP2-Verb-Complement”,因此在控制实验中该结构将作为主要考察句式。为了弥补控制实验的不足,更加客观地描述SLI儿童语言发展状况,本研究还进行了十天的自然语料收集,每名受试五个小时的语料采集。通过对控制实验数据和自然语料的分析,所得结果如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SLI儿童在把字句的产出、理解和模仿与TDA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与TDY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对把字句中不同类型补语使用上,SLI儿童的表现同样也不如TDA儿童,而且对于SLI儿童来说,不同类型补语的使用也存在差异,其中使用最频繁的补语是结果补语。在把字句中的施事和受事的掌握上,SLI儿童与TDY儿童表现无异,但是与TDA儿童仍存在差异,这表明SLI儿童对于把字句中的题元角色不如TDA儿童敏感。此外,SLI儿童和TDY儿童产出相当数量的非把字句,且多于TDA儿童。这些结果与功能语类缺损假说(Functional Category Deficit Account)和依存关系表征缺损假说(Representation Deficit for Dependent RelationsAccount)的预测符合。自然语料分析结果显示TDA儿童产出的把字句总数量多于SLI儿童和TDY儿童,而且在产出的把字句中,结果补语使用频率高于趋向补语和处所补语。同时,所有受试儿童不可避免地产出了不少错误的把字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把字句中缺少了必要成分,另一类是违反了把字句的限制条件。这些结果暗示了在把字句的习得过程中,SLI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总之,不管是控制实验数据还是自然语料都证明SLI儿童在习得把字句时存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