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膜分离领域中常见的问题,浓差极化现象长期以来是膜分离过程中制约其实际水通量表现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其中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由于用到的正渗透膜是具有不对称结构的三醋酸纤维素膜,因而除了会在膜活性层表面发生外浓差极化现象以外,还会在膜支撑层内部发生内浓差极化现象,从而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正渗透膜组件的运行水通量。正基于此,寻找一种能有效减缓正渗透运行中浓差极化现象(尤其是内浓差极化现象)的方法就变得十分迫切。本研究中通过在传统平板型正渗透膜组件内部的原料液或汲取液廊道的特定位置安置金属网垫片,以期望借助金属网垫片对流体紊流度以及溶液中溶质传质效应的影响来减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浓差极化(尤其是内浓差极化)现象。此外,在金属网垫片存在的情况下,对膜两侧渗透压差、金属网网孔规格与正渗透膜组件运行性能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以期望通过优化运行条件,最大程度发挥出金属网垫片减缓浓差极化的功效。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本研究发现当分别以0.5M和2M的NaCl溶液作为原料液和汲取液,在活性层朝向原料液(FO模式)这种膜取向下,此时将金属网垫片(网孔规格为1×1mm)安置在原料液廊道远离膜、汲取液廊道贴紧膜的位置,都可以对浓差极化问题起到很好的减缓效果。与未安置金属网垫片的对照组相比,其水通量分别有5.4%和9%的提升幅度;而当在原料液和汲取液廊道都安置金属网时,与对照组相比,水通量有14.1%的提升幅度。类似的,在活性层朝向汲取液(PRO模式)这种膜取向下,将金属网垫片安置于原料液廊道远离膜的位置和汲取液廊道贴紧膜的位置,与未安置金属网垫片的对照组相比,其水通量分别有1.5%和2.1%的提升幅度。当在原料液和汲取液廊道都安置金属网时,水通量可提高4.1%。此外,通过固定原料液浓度(0.5M)而改变汲取液浓度(1M、2M、4M)来对渗透压差与浓差极化关联性进行考察的章节中,也发现渗透压差越高,金属网垫片对浓差极化的减缓效果愈好。以垫片位于汲取液廊道贴紧膜位置为例,当原料液浓度为0.5M而汲取液浓度分别为1M、2M和4M时,FO模式下,与不加垫片的模式相比,水通量分别有2.94%、9.01%和12.5%的提升幅度;PRO模式下,与不加垫片的模式相比,水通量分别有1.41%、2.19%和8.41%的提升幅度。最后,在金属网网孔规格与浓差极化的考察章节中,还发现网孔尺寸过小(0.4×0.4mm)的金属网对浓差极化的减缓效果不如网孔规格较大(3.5×3.5mm)的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