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主要针对高二127名学生,采用自编兴趣量表和七性思维品质测试卷,设计了数学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学业成绩的取样调查。数据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21.0,主要选用描述、比较、相关、回归、聚类、因子分析等现代统计方法。本研究的立场有两个。首先是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目标的取向,尽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施了快十年,但真正的数学教育事实又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应三维目标设计了学业成绩,思维品质,学习兴趣的取样研究。论文最后在探明该问题的同时,试图给出量化的数学课程目标操作模型。其次是顺应西方世界潮流,呼应正风起云涌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方向,重点分析以兴趣为代表的情绪心理与以思维为代表的数学学习间的关系。并且在分析中,加入了学业成绩,使得整个研究站在了三维视野。在得到了一些数据结果和三者关系的结论同时,更进一步,论文最后试图给出了一个兴趣、思维、成绩的环形作用机制,以及一些可供选择的教学和课改建议。本研究主要定性结论: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存在这样的作用机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思维品质的形成,思维品质决定着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影响着学习兴趣。《课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实施存在落空现象,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上数学课,也不觉得数学有趣,数学学习兴趣和动机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自信心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思维品质结构不合理,存在严重的应试倾向和浮躁的气质,批判性和原创性思维能力不理想。当前数学评价体系偏向女生,男生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处于失利一方。主要定量结论: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男女生的数学学业成绩、思维品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男女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高于女生。2、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业成绩低度正相关;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学业成绩高度正相关;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业成绩低度正相关;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数学思维能力认知态度和数学思维品质低度正相关。3、学生在数学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学业成绩三维空间分布基本是同质化和全面发展的,其中,三维水平的学优生占比3.15%,中等生占比90.55%,学差生占比6.30%。4、数学学业成绩与思维品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程为:数学学业成绩=31.517+5.064*敏捷性+1.121*灵活性+1.422*广阔性+1.052*严谨性(单位:分;拟合优度R方:0.679)5、数学成绩综合评价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子(F1)=-0.220*学业成绩-0.183*思维品质+1.161*学习兴趣;过程与方法因子(F2)=-0.572*学业成绩+1.428*思维品质-0.207*学习兴趣;知识与技能因子(F3)=1.464*学业成绩-0.590*思维品质-0.258*学习兴趣;综合评价成绩(zF)=34.424%*F1+33.215%*F2+32.360%*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