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危害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降低病死率,是当前临床肾脏病学密切关注的课题。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点是细胞外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及肾小球硬化,最近的研究报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众多的细胞因子密切相关,体内外研究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时表达上调,信号通道的激活最终调控影响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沉积的转录因子。首要的影响因子包括AngⅡ、TGF-β、IGF。生理环境下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间的微妙平衡关系不引起系膜膨胀。AngⅡ通过与AT1受体结合激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PAI-1和TIMP-1抑制金属蛋白酶,从而抑制基质代谢,使细胞外基质积聚。Megsin是一种系膜细胞优势表达基因,定位于18q21.3,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发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的活性。Megsin作为serpin的成员之一,已有研究证实megsin参与糖尿病肾病系膜基质代谢的调控,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通过MAPK途径激活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意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megsin、PAI-1、IGF-1在肾脏表达的影响,探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确切作用。本课题通过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分成糖尿病组(B组),雷米普利干预组(C组),及未注射STZ的正常对照组(A组),观察三组大鼠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三组大鼠肾脏组织中megsin、PAI-1、IGF-1表达变化,探讨AngⅡ与megsin、PAI-1、IGF-1的关系,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实验性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周龄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共48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抽取32只腹腔注射STZ(溶于0.1mol/L柠檬酸缓冲液,浓度2%,pH值4.5,注射剂量65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72小时后测定血糖,血糖≥16.7mmol/L,确定为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将32只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组(B组)、雷米普利干预组(C组),每组16只,将未注射STZ的12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C组每日灌胃雷米普利3mg/kg/d,A组和B组每日灌胃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整个实验期间大鼠自由饮食,不使用胰岛素及其它降糖药物。于实验12周末时收集血、尿及肾组织标本,检测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及肾重/体重比值;石蜡切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ing检测megsin、PAI-1、IGF-1的表达情况,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显著性水平等于0.05,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 B组、C组大鼠注射STZ 4~5天后即出现多饮、多食、多尿表现,而A组则无上述情况出现。12周末B、C组大鼠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肾重/体重比值升高(P<0.01),B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2光镜HE显示12周末B、C组肾小球内细胞数目较A组增多(P<0.01),B组增多更显著(P<0.01);光镜HE、MASSON染色显示,第12周末B组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积聚,C组较B组病变减轻。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周末B、C组Megsin、PAI-1、IGF-1表达增强,B组变化更显著,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12周末上述各指标变化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1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积聚、系膜细胞增殖、肾脏肥大及肾功能受损与megsin在肾脏组织表达增强有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相关,推测megsin在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起一定作用。2血管紧张素浓度减少,megsin、PAI-1、IGF-1在肾脏表达下降,提示megsin、PAI-1、IGF-1因子的转录激活可能与血管紧张素有关,血管紧张素诱导上述因子在糖尿病肾脏组织表达上调,但其具体的激活方式、位点、通道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可减少肾小球系膜基质积聚,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