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四部悲剧,历代莎评家们对他们各自的特色进行着无尽的阐释。《麦克白》一剧呈现的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于其是以一杀人犯,暴君为悲剧主角,那么麦克白的痛苦与毁灭何以能够被称为悲剧,恶人如何能够成为悲剧人物,我们读者如何能够对其产生怜悯之心,一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往的解读往往要么集中在《麦克白》的道德体系上从而把《麦克白》简化为惩恶扬善的道德剧,要么主要从麦克白身上抽取能够引起读者赞叹,敬畏,同情的品质,悲叹如此具有想象力的人的向善的可能性和潜力,或者认为麦克白代表了我们身上潜在的恶,来证明麦克白作为悲剧主人公的合理性。本文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依次分析与麦克白悲剧意义相关的三个层面:麦克白的悲剧性格,麦克白悲剧的根由,以及其独特的悲剧效果和观众的悲剧体验。在分析过程中,我将在相关悲剧理论及美学理论的指引下,主要采用布拉德雷的以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批评视角,批判地借鉴以往莎评中的一切有益见解。本文首先澄清引起评论家对麦克白这样恶人式的悲剧主人公解读的困惑的根源上来,即道德判断与审美判断,道德怜悯与审美同情之间的本质不同,以此来证明恶人能够成为悲剧英雄。然后深入分析麦克白作为悲剧人物身上的对立品质,以及莎士比亚如何超越道德结构而使观众对麦克白产生同情、敬畏之心,因此《麦克白》给观众带来的悲剧体验是一种正反感情并存的矛盾状态。接着本文分析麦克白身上的伦理困境,人本困境:即伦理诫命与本能的对抗,理智与欲望的对立,是麦克白悲剧的根源。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麦克白》的伟大之处正在运用各种戏剧技巧展示出这些情感、伦理、存在中内在的对立因素,从而呈现出人类存在潜在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