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地区是我国强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研究华北地区深部结构对深入认识大陆内部强震孕震环境和活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华北地区被认为是古老克拉通破坏的典型例证,对华北地区壳幔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稳定大陆克拉通遭到强烈破坏的成因机制。地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随着固定地震台网的不断发展和密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广泛应用,该方法在大陆与海洋的深部结构、俯冲带、地幔柱、造山带、火山活动区、地震断层、强震区深部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本文利用在华北地区布设的密集流动地震台阵和华北地区固定地震台网记录的高质量远震波形资料,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获取S波相对走时差数据,通过近震和远震联合层析成像研究了华北地区的S波速度结构。论文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基于密集流动地震台阵观测资料的成像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浅部S波速度结构与沉积盖层的厚度密切相关,隆起区与拗陷区分别表现为高速与低速异常,燕山-太行山山脉均呈现高速异常,延庆-怀来盆地、大同盆地表现为低速异常。唐山地区中地壳、山西裂陷盆地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可能分别与流体和热物质作用有关,有利于形成孕育强震的地质构造环境;2、燕山造山带的岩石圈厚度可能超过120kmn,太行山山脉下方附近的岩石厚度在100km左右。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华北盆地内部、太行山山脉以西和鄂尔多斯以东地区岩石圈厚度可能在70~80kin左右;3、基于固定地震台站观测资料的大华北地区远震层析成像结果表明,上地幔顶部的S波速度在燕山隆起、太行山隆起、鄂尔多斯块体、西南部褶皱带、大别造山带以及辽东块体都呈现出明显的高速异常,反映了它们稳定构造块体的特征;而鄂尔多斯周缘地块、渤海湾盆地以及沿郯庐断裂带附近则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这些低速异常与断裂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反映了断裂带下方地幔中存在热物质的上涌,并造成了大规模的构造伸展运动;4、山西裂陷盆地的低速异常可延伸至400km左右,该低速异常的形态从深到浅向北东方向扩展,我们推测可能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引起北东向的板块运动,带动了深部低速高温物质在上涌过程中向北东向迁移;5、地幔转换带附近,大别造山带附近则存在明显的高速异常,可能与古扬子板块俯冲的残留体有关。滞留在东亚大陆下方地幔转换带附近的太平洋俯冲板块内部和前缘位置均出现了明显的低速异常,由于地幔转换带及下地幔顶部是板块脱水的主要部位,推测其低速异常可能缘于板块脱水或滞留的太平洋俯冲板块被下覆的地幔热物质的侵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