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融资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可转债融资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外可转债融资理论假说的基础上,讨论我国可转债融资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影响,并以之验证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的动机。上市公司将可转债融资视为一种延迟的股权性融资,这导致了可转债融资的股价效应与其它股权再融资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论文通过以下几个层次对中国市场可转债融资的股价效应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   1、对沪深两市发布可转债融资信息导致的股价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宣告日当天及次日投资者异质信念明显增加且股价存在显著的负效应。不同市场环境下,宣告日的股价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熊市和调整市下,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增加将减少股价的负效应。而在牛市时,投资者异质信念大幅增加并不能增加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研究结果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除了受到事件本身的影响外,更受到市场环境的因素影响。   2、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可转债除权日前,股价存在显著性的正效应,而在除权日后存在显著的负效应;股票价格在可转债发行公告日及股权登记日时并不存在显著的负效应,这表明发行可转债的消息到来并没有使股票价格下跌。回归分析表明投资者情绪指标可以很好的解释除权日后的股价负效应,而对除权日前股价正效应没有解释能力,这进一步证明除权日前的股价正效应是由于发行可转债信息本身所驱动的。   3、通过考察发行可转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对于获得行政审核通过公司,在董事会公告当年存在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而未能通过审核的公司,则不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无论分组样本还是总样本,统计均证明,在t-1年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通过盈余管理程度与审查之间的回归分析表明,拟发行可转债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证监会的审查的结果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盈余管理水平高的公司其获得证监会的审核通过概率也越大。   从本文研究看,中国可转债融资并不具有Mayers(1998)所说的控制融资成本及防止管理层过度投资的功能。从我国台湾地区及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合理的可转债设计,特别是私募性质的可转债发行,将给具有生命力的中小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这种资金的流动完全是基于市场化的判断而产生的,因此其可以将资金有效的配置到高效率的产业之中。如何利用可转债这个金融产品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增长转型服务,是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放松可转债发行的管制、增加市场化程度及最终推出私募可转债应是将来改革的方向。
其他文献
关注三农问题,研究农产品滞销原因,寻找可行性的解决方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减轻农户的经济压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市场.通过对农产品市场、农户与消费者的调查研究结合“互
传统的自动化系统供应商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以及稳定的产品质量占领市场份额并获取优厚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破坏性创新,传统占据优势的自动化系
随着核心教育理念的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也成为一项新的任务,一个新的趋势.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建立一种严谨的、认真的、正确的生命观念,
薪酬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的部分。制定一套合理薪酬激励体系有利于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动力。  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文本细读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王先霈在《文学文本细读》中认为“文学文本细读”有三种理解:“一是把它看作一种文学教学方式,二是把它看作一种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工作程式,三是把它看作一种文学阅读态度。”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应属于第一种理解,它强调仔细领会言语内在的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