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利用自动测定设备所获得的采食行为与体重的详细记录,深入探讨大白猪生长规律与采食规律及其相关性,为合理制定给料方案、饲养管理制度以及调整选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北某种猪场纯种大白猪为研究对象,采集2015年该场大白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IRE)自动记录数据,结合该场种猪档案,分析大白猪的采食规律和生长规律。(1)采用多因素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批次(季节)、日龄、体重对试验猪的单次采食量、采食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批次(季节)、日龄、体重试验猪的单次采食量、采食时间差异显著(p<0.05)。测定期大白猪单次采食量为0.18±0.18 kg,单次采食时间为7.23±6.63 min。(2)对日龄、体重、单次采食量、采食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白猪单次采食量与日龄、体重以及单次采食时间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关系;大白猪的单次采食时间与其日龄、体重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0-90 kg体重生长大白母猪日平均采食量与体重水平、日平均采食次数、日平均累计采食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单次平均采食时间呈负相关关系;日平均采食次数与日龄水平、体重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日平均累计采食时间、单次平均采食时间与体重阶段水平呈负相关关系。(3)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日龄水平、不同体重水平对大白猪日平均采食量、日平均采食次数、日平均采食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日龄、体重水平对试验猪日采食行为影响差异显著(p<0.05)。70-100日龄、100-140日龄、100-140日龄大白猪日平均采食量分别为1.5806±0.59 kg、2.17±0.70kg和2.49±0.87 kg,日平均采食次数分别为10.74±4.78、11.39±5.71和12.84±5.87,日平均采食时间分别为94.45±35.37 min、86.63±31.70 min和77.84±30.90 min;30-50 kg、50-70 kg、70-90 kg、90-100 kg体重阶段大白母猪的日平均采食量分别为1.74±0.26kg、2.12±0.25 kg、2.45±0.24 kg和2.73±0.42 kg,日平均采食次数分别为13.71±4.05、15.98±4.41、16.37±5.95和16.42±5.81次,日平均采食时间分别为114.22±25.52 min、108.80±27.48min、100.14±21.03 min和101.00±21.20 min。(4)对每天大白猪的采食次数、采食时间进行方差分析,确定24 h内大白猪采食行为的活跃等级。结果显示,8:00-10:00、13:00-18:00大白猪采食时间、采食次数显著高于其他时间(p<0.05)。(5)对不同时间段无效采食、短暂采食现象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短暂采食、无效采食影响显著,白天无效采食、短暂采食显著高于夜间(p<0.05)。(6)性别对日增重、100 kg校正背膘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公、母猪日增重、100 kg校正背膘具有显著差异(p<0.05);大白公、母猪日增重分别为788.81±95.22 g、820.62±102.91 g,100 kg校正背膘厚分别为10.18±2.38 mm、10.77±2.07 mm。(7)大白猪结测日龄体重与之前各阶段体重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程度随测定猪日龄增加而提高,相关系数曲线的显著下降点出现在结测日龄前20 d和32 d。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大白猪日龄的不断增加采食量不断增加,采食时间逐渐减少,白天采食发生频率远远高于夜间,采食行为集中出现在8:00-10:00,14:00-18:00。(2)30-100 kg体重阶段大白猪生长基本为直线型增重,但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部分猪只在此期间会出现生长拐点。(3)根据对大白猪自由采食行为的分析,建议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采取4次的饲喂制度。(4)目前普遍采用的大白猪结测体重可以适当提前,但结测是体重不应低于8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