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物质空间载体,城市化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已达到7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发展迅速,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①,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专家学者认为此阶段将是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未来10年,我国大部分人口将逐步在城镇生活。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中指出:“当前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呈阶梯状,导致城镇化水平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别,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由于各种原因,城镇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目前西藏的城镇化率仅为25%②,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西藏目前还没有城镇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20万以上的也只有拉萨市,西藏的城市平均密度为0.016座/万Km2,建制镇为0.27座/万Km2,全国分别为0.7座/万Km2、19.58座/万Km2(西藏统计年鉴,2009)。根据诺瑟姆教授提出的城市化过程曲线,西藏的城镇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化率在30%以下),为城市发展缓慢阶段。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平衡,西藏与中东部地区在城镇发展方面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十分关切西藏自治区的发展,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规划以及最近的“十二五”规划、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着重强调要发展西藏经济、关注民生,并制定和提出相关措施,构建西藏自治区和谐的小康社会,推动西藏自治区跨越式发展。笔者基于西藏的实际和现实需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原则来研究创新。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概述了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概况,并对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第三个部分主要写了西藏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四个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讲述了国内外城镇发展战略的概况,接着提出了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战略布局,进而做出了西藏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城镇发展战略是以产业发展战略为基础的,在本章的第四节详细地讲述了西藏的三次产业发展战略以及产业发展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自治区城镇发展的作用。最后笔者又提出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政策意见和措施。总之,笔者希望此论文能为自治区政府在西藏城镇化发展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为进一步促进西藏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见解,更好地造福藏区人民,这也是笔者最大的出发点和研究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