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快速变化以及产业和创新大变革时期的到来,产业的发展思路开始转变,产业间的互动合作频繁,产业融合在各个领域迅速蔓延,变成一种相对高级的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其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更是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以及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的新手段。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提出,我国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借助旅游为载体使得中国文化实现了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互鉴交流。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下,辽宁省致力于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的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迫切需要通过产业间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为全省经济回暖寻求新的增长点。目前,文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价值维度,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迅速崛起。传统的旅游产业因发展模式陈旧、资源同质化等问题的出现,急需寻求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来改变窘迫的现状。文化与旅游存在着天然的关联性,旅游是文化的外向体现,也是文化产品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动态表现;而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所在,也是旅游产品文化性和教育性的静态体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后衍生的文化旅游产业具备了两者的共性,既包含了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又体现了旅游产业的社会属性及民生特征,因此,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良性融合,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文章以辽宁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论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选取2002-2015年辽宁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全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测算,以此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现状;其次,以辽宁省14个城市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5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截面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4个地级市2002-2015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最后,引入空间自相关方法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探讨辽宁省14个城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程度。结果表明:(1)辽宁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度逐年紧密,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客观必要性,但在融合过程中文化产业缺乏主动性;(2)14个城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两产业发展水平在城市间的差距缩小;(3)14个城市的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耦合协调等级普遍偏低,仅沈阳和大连达到初级协调;(4)14个城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呈显著空间自相关,各地级市空间差异逐步缩小,局部上呈现以沈阳和沿海六市为主的“高-高”类型区逐步向内陆延伸。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未来辽宁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从政府政策、产品开发、人才建设、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