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农民市民化进程逐步拉开序幕。农民市民化问题是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也是新时期我国寻求“农民出路”必须解决的问题。近些年关于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为了我国政府、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西部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弱势地区其农民市民化进程更显得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西安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这里的农民群体是西部地区的典型。随着西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西安市农民市民化的趋势是必然的。本课题认为西安市农民市民化的对象分为城中村村民和失地农民两大部分。两个群体所面临的市民化障碍是大致相同的,但由于两个群体所处的环境背景,自身状况不同,在市民化进程中侧重点和难度也会有所不同。西安市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有两个重点:一是要解决好“城中村”村民即得利益的合理划分,实现村民向市民的过渡;二是解决好城市边缘区和郊区的失地农民问题,避免城市化的不彻底,造成新的城中村出现。从制度层面寻求更多的路径支持,减少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阻力。因此,我们在关注西安市农民市民化所表现的问题时,更要关注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目前学界尚未对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进行讨论,寻找造成农民市民化诸多障碍的原因。本课题通过调研掌握西安市农民市民化的现状、规模与分布;对西安市农民市民化的对象进行科学的划分;分析西安市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建立博弈矩阵模型定位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利益划分,解决城中村村民市民化的敏感问题;构建农民市民化的动力系统,从内生动力和外援动力两个方面探讨市民化的动力机制。通过分析内生动力与外援动力内部的组成要素和农民市民化的制度环境,得出结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力不足,制度环境未能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给是造成农民市民化障碍重重的根源。最后通过总结发达国家农民市民化的经验,结合农民市民化的动力机制提出加快西安市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