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体文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实用性文体,在文体、文学、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现当代研究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主要集中在赞体内涵的辨析和画赞的研究,但仍缺乏对赞文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探究。笔者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方法,力求对汉魏两晋赞文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笔者在第一章通过对现存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赞”最早为“佐”“助”“明”之义,它起源于祭祀等仪式上的导引唱拜之辞或宴会中主客双方应答等礼仪形式的赞辞。但至汉代,“赞”才始有文体意义。笔者从人物赞、咏物赞、佛赞、杂赞及画赞五个方面来研究汉魏晋赞文。第二章将赞人物之文放在一起,从五个层面来看此期人物赞及人物画赞的风貌。指出道仙隐逸赞与僧人赞在一般帝王赞、圣贤名臣赞称美人物德行之外,别具特色,显得飘逸、自由。而这两类赞的兴盛与玄学的影响及佛教的传入息息相关。第三章从时代背景、地域关系及士人心态三方面论及汉魏两晋咏物赞兴盛之成因,并从动植物赞、自然山水赞、生活器物与祥瑞赞四方面研究此期咏物赞的特点,指出咏物赞不仅仅是称美客观事物,而是将客观存在的物象变成作者寄托情感、志趣的意像。第四章论及佛教的“梵呗”“偈语”与赞文之关系,指出佛呗全为称美的特点对我们赞文由兼褒贬到赞美之义的影响,对我们赞文声律及序赞体形式的影响。并以支遁佛赞、菩萨赞为重点,分析佛赞给予我们赞文内容及形式的新变。第五章从三个方面论及汉魏晋画赞发展及繁荣的原因,以郭璞图赞作品为重点,论述了其图赞异于人物画像赞的奇怪、浪漫特色。并探究了画赞及题画诗的关系,指出画赞与题画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题画文学发展的两阶段,不能完全等同。第六章从体制、语言及表现手法着手,指出赞文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语言典雅清丽,善用典故、寓理于中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