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神经外科对手术操作技术和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要求的不断提高,神经电生理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产生了一种矛盾:即电信号获取与肌松深度间的矛盾,肌松过深会影响电生理信号获取,肌松太浅则可能造成术中患者体动。此外,如监测期间不用肌松药,就需要加大麻醉药物的用量,这样可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甚至苏醒延迟[1],不仅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且可能影响预后。本研究旨在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寻找既不影响神经功能监测又不出现体动的肌松深度,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0例行择期手术的桥小脑角区(CPA)占位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4~76岁,身高150~178cm,体重45~89kg;病程7个月至6年;肿瘤最小直径2cm,最大直径6cm,位于右侧的22例,位于左侧的18例。4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不用肌松药,即采用常规麻醉方法,全麻诱导插管后到电生理监测结束前不用肌松药;B组使用肌松药,即在电生理监测过程中持续给予肌松药维持TOF值2%~25%。在肿瘤切除过程中两组均以0.1~0.3mA强度的电流刺激探及面神经走行。当明确面神经走行及切除肿瘤后,逐渐增大罗库溴铵的用量。所有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1mg/kg,5分钟后依次静注舒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靶控输注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维持其血浆浓度分别为3~5μg/ml和0.2~0.5ng/ml,使血压控制在基础血压的±20%之间,使BIS值在40-60。术中采用两种电生理监测方式监测神经电生理功能:自发连续肌电图和激发性肌电图。分别于诱导前(To)、诱导后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去骨瓣即刻(T3)、电生理监测即刻(T4)、电生理监测第5分钟(T5)、10分钟(T6)、15分钟(T7)、20分钟(T8)、25分钟(T9)、30分钟(T10)、电生理监测结束(T11)记录SBP、DBP、HR、体温(T)、BIS、TOF及不同TOF值时的肌电图监测情况。对患者在术前、术后一周和术后第六个月,按照House-Brackmann(H-B)标准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I级为功能正常,II级为轻度功能障碍,III级为中度轻度功能障碍,Ⅳ级为中度重度功能障碍,V级为严重功能障碍,Ⅵ级为完全麻痹。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神经监测,A组患者3例术中发生体动反应,B组在TOF为三个信号时有4例不能进行电生理监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麻醉药用量比较:丙泊酚用量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舒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库溴铵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面神经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在非去极化肌松药辅助下维持TOF值在2%~25%不影响神经电生理监测,同时可避免术中出现体动反应并可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