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散外敷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dao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黄褐斑患者使用中药白玉散外敷治疗前后临床皮损总积分及患者血清SOD、MDA指标的变化,探讨该方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抗氧化机制。   方法:将9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另取健康女性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病例组3组依次子白玉散、千白氢醌乳膏、0.9%氯化钠注射液外用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病例组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均进行血清SOD、MDA水平的检测。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X2分割检验和t检验。   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基本治愈3例,显效5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阳性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空白对照组基本治愈0例,显效0例,好转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16.67%.经X2分割分析,3组治疗有差异;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皮损总积分比较:治疗前,病例组3组皮损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数据上可知,治疗组较阳性对照组症状积分下降明显。(3)SOD、MDA水平比较:治疗前,病例组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与健康对照组SOD、MDA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治疗前和空白组治疗后比较,SOD明显上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DA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空白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白玉散外敷治疗黄褐斑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2)实验显示白玉散治疗黄褐斑与提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有关。(3)实验显示白玉散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4)血清SOD活性、MDA含量与黄褐斑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病情、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5)白玉散治疗黄褐斑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个人语言的产生都是有内在驱动因,而且有很多机缘巧合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不可能设想到的,它只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但有一个事实,我从一开始就将书写性作为语言方式的基调,试图达到与书法相同的表达状态。我是以解构图像开始的,“椅子”和“鸟”是最早的题材选择,在对这种语言方式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了以花鸟和山水为题材的作品,然后到我尝试了树干的抽象元素和山水的抽象元素,继而,产生了《金碧》和《常
期刊
郝世明的作品擅于用自己独特的“双勾线条”语言消解和重构中国历史中的文献符号,将“书写性”作为艺术语言方式的基础,一方面追求对于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探求吸纳;另一方面对于语言、材料及空间的更多可能进行试验,试图达到与书法相同的表达状态。近年来的创作,不论是题材上从最早的“椅子”系列、“鸟”系列到“花鸟”系列、“山水”系列再到后来书法题材系列的层层递进,还是从绢本——纸——石头,媒介选择的演变,郝世明对
期刊
春兰与洋兰  昨日观东京世界兰展让人颇为感概。  如此多种类的兰草真让人眼花缭乱,好在我自有我的“心目中人”,又从众多的类品中选得二盆,心中自然更是快活,归途便在小店用上一杯。  来日本多年,家中也有几盆别人所送的洋兰,虽然每年花开花谢也很让人赏心悦目,但也说不上感觉,还是沒有感觉,只是感到与古人所“表现”的那种“君子精神”没有那么搭连,好看、格外美丽,外带一种不可思议般的生命感。随着年龄的增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