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以中风后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行气消痞针法”与西药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和比较,探讨长针深刺治疗本病的疗效、优势和不足,将本研究的针刺配穴处方及操作手法予以相应的规范及量化,以期为治疗中风后消化不良提供新的优化方案,应用于临床并得以推广。 方法: 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长针组和药物组,药物组口服多潘立酮(吗丁啉),10mg/次,3次/天。长针组采用“行气消痞”法针刺治疗:以中脘、梁门、天枢为主穴,选用0.30×75mm长针,在施术部位常规消毒后缓慢捻转进针,视腹壁薄厚进针深度约2.5-3.0寸左右,得气后缓慢出针至皮下1.0寸左右,行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1分钟后留针,深刺浅留,手法轻柔,勿损伤腹主动脉,1次/日,每次留针30min,逢周日休息,计每周针刺6次。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采用消化不良症状分级量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副反应量表(TESS)等进行疗效评价,通过SPSS软件,分析并探讨长针组和药物组对中风后患者出现的消化不良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的影响,比较针刺和药物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结果: 1.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两组治疗后,长针组总有效率96.7%;药物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在治疗1周、2周两个时间点,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提示两组均能改善中风后消化不良症状,且长针组均优于药物组(P<0.05,P<0.01)。 4.与本组治疗前腹胀积分相比,长针组在治疗1周、2周后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药物组在治疗2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2周两个时间点,长针组改善腹胀症状均优于药物组。在治疗1周、2周时间点,两组早饱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P<0.05),且长针组改善早饱症状更优(P<0.01,P<0.05)。 5.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两组治疗后ND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症状均有所改善(P<0.05),且长针组优于药物组。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干扰、控制、饮食、睡眠四个领域的NDLQI评分均有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长针组在干扰、控制领域的疗效更佳。 6.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长针组降低SAS评分和SDS评分较药物组显著(P<0.01)。 7.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长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行气消痞针法”与西药吗丁啉均能治疗中风后消化不良,且长针深刺的临床疗效更优。 2.长针深刺不仅能降低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还能显著改善腹胀、早饱单个症状。 3.“行气消痞针法”能显著降低消化不良指数评分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中风后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状态。 4.“行气消痞针法”的疗效确切,长针深刺安全可行,起效快,副作用小,费用低,可操作性强,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