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毛囊角化病又称Darier病(Darier’s disease,D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由Darier和White在1889年首先报道。该病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人群中患病率1/30,000到1/100,000。临床特征为皮肤脂溢性区域(头皮、额、颈、前胸及四肢屈侧等部位)出现坚实的毛囊角化性丘疹,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有时可伴有掌跖及指甲的损害。该病多在青春期发病,外显率很高,但临床表型却呈多样性。轻症患者可仅表现为散在的角化性丘疹或指甲的轻微改变,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泛发的疣状斑块,并在腋下、腹股沟等处增殖显著,局部浸润,伴恶臭。有报道在一些家系中可以同时患有其它的一些神经、精神性疾患如癫痫、智力发育迟缓等。目前认为该病是由位于12q23-q24.1的ATP2A2基因突变所致。ATP2A2基因编码肌浆网/内质网钙离子ATP酶2(SERCA2),是一种钙泵,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钙离子泵入肌浆网,从而维持细胞浆内低钙离子浓度,在维持细胞内钙离子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自从该致病基因被发现以来,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已经报道的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毛囊角化病的基因突变已经达到了150多种,但尚未发现其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具有一致的相关性。目的检测中国汉族人毛囊角化病ATP2A2基因突变,分析中国人DD的突变筛查结果,以期获得更多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信息。方法(1)采用PCR反应扩增ATP2A2基因的21个外显子编码区及侧翼序列,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3个毛囊角化病散发病例进行ATP2A2基因的突变检测。(2)通过Pubmed及中国生物医学光盘CBM,对中国已发表毛囊角化病突变报道进行总结。结果(1)在3例DD患者中共发现3个突变,包括2个移码突变(1922insG、2900insT)、1个错义突变(1031G→A),其中错义突变(1031G→A)为已报道突变。家系正常成员及100例健康对照中均不存在以上突变。(2)在中国汉族人DD患者中共发现12个突变,包括8个错义突变,3个移码突变和1个剪接部位的突变,这些突变散在分布于整个ATP2A2基因中,但是在ATP2A2基因的中段中国人DD突变分布有集中倾向,尤其是磷酸化区(5例)和ATP结合区(2例)。结论本研究利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在3个中国DD病例中共检测出ATP2A2基因的3个突变,其中2个为首次报道的突变,丰富了ATP2A2基因的突变谱;总结了中国人DD突变筛查结果,为将来的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