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经严重影响到男性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中,前列腺癌已经超越肺癌,成为威胁老年男性生命健康第一位的恶性肿瘤。随着中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发生着改变,人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医疗技术的逐渐提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早期诊断PCa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具有创伤小、穿刺阳性率高的优点,已经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而血清PSA水平是考虑是否行前列腺穿刺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临床研究显示,在通过穿刺确诊前列腺癌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不必要穿刺及少数阳性患者漏诊的情况。因此,对不同血清PSA水平下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saon评分的结果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前列腺穿刺的阳性率,同时减少漏穿、误穿。【目的】比较不同PSA水平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分析PSA与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归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534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如PSA、fPSA、BMI等,以穿刺结果是否为前列腺癌分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与非前列腺癌患者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再根据PSA水平分为A组(PSA<4ng/ml)、B组(4ng/ml≤PSA<10ng/ml)、C组(10ng/ml≤PSA<20ng/ml)、D组(PSA≥20ng/ml),记录并分析穿刺结果,对比四组之间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Gleason评分。以影像学结果进行分组,分析B超、MRI与穿刺结果之间的关系。PSA位于4-10 ng/ml之间的患者以穿刺结果是否为前列腺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之间的差异,分析PSA位于4-10 ng/ml时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患者年龄71.09±8.93岁,其中穿刺结果阳性的患者年龄为74.17±8.36岁,穿刺阴性的患者年龄为68.84±8.66岁,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阳性患者BMI为23.17±3.08kg/m~2,穿刺阴性患者BMI为22.95±2.78kg/m~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阳性和穿刺阴性患者tPSA分别为44.20±72.28、33.13±50.11ng/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阳性和穿刺阴性患者f/tPSA分别为0.15±0.10、0.17±0.1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阳性和穿刺阴性患者PSAD分别为0.31±0.27、0.25±0.22[ng/(ml·cm~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37.9%(11/29)、44.0%(55/125)、37.9%(55/145)、55.7%(131/235)。两两之间行卡方检验,B组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07,p=0.034),C组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87,p=0.001)。A组前列腺癌患者共11例,Gleason评分≥8分共3例;B组前列腺癌患者共55例,Gleason评分≥8分共23例;C组前列腺癌患者共55例,Gleason评分≥8分共29例;D组前列腺癌患者共131例,Gleason评分≥8分共86例。两两之间行卡方检验,A组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89,p=0.011),B组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68,p=0.003)。对研究中纳入的534例患者以影像学结果进行划分,前列腺超声阳性患者占44.6%(238/534),阴性占55.4%(296/534),穿刺阳性率分别为48.3%(115/238)、46.3%(137/296),两组前列腺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列腺MRI阳性患者占45.1%(241/534),阴性占54.9%(293/534),穿刺阳性率分别为52.3%(126/241)、43.0%(126/293),两组前列腺癌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52例穿刺确诊前列腺癌患者中,B超阳性患者Gleason评分≥8分共66例(57.4%),B超阴性患者Gleason评分≥8分共71例(51.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阳性患者Gleason评分≥8分共72例(57.1%),MRI阴性患者Gleason评分≥8分共64例(50.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25例PSA位于4-10 ng/ml区间的患者中,55例患者(44.0%)穿刺结果为前列腺癌,余下70例患者(56.0%)穿刺结果为非前列腺癌。年龄、BMI、f/tPSA、PSAD、MRI阳性在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PSA、B超阳性在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9;95%CI=1.052-1.170)、BMI≥23(OR=2.391;95%CI=1.024-5.580)、f/tPSA≤0.16(OR=2.682;95%CI=1.089-6.604)、PSAD≥0.15(OR=2.479;95%CI=1.063-5.780)、MRI阳性(OR=3.654;95%CI=1.527-8.742)均为前列腺穿刺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1.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随着血清PSA水平的升高,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也随之提升。2.MRI阳性能够提升前列腺穿刺阳性率,而超声与穿刺结果无明显相关性。3.当PSA位于4-10ng/ml时,年龄、BMI、f/tPSA、PSAD、MRI阳性是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4.根据PSA水平、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指标和危险因素,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的阳性率、并可减少不必要的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