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两个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二甲酸钾(potassium diformate)以及二甲酸钾和黄霉素(flavomycin)互作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1)试验一选取72头28 d(长自×大白)断奶去势公猪。根据体重和窝别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在玉米一豆粕型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6%和1.2%的二甲酸钾,各处理中均含5%的乳清粉。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二甲酸钾明显提高了仔猪断奶后0~28 d的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极显著地提高了仔猪断奶后0~28 d的平均日增重(P<0.01)。胃中食糜的pH值随着二甲酸钾的添加大幅降低;胃、空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随着二甲酸钾的添加明显减少(P<0.05)。试验说明二甲酸钾可能通过抑制肠道微生物的生长来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在乳清粉存在的情况下,乳酸杆菌的生长同样受到了二甲酸钾的抑制。和负对照组相比,二甲酸钾降低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中总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的含量;胃中甲酸的含量随着二甲酸钾的添加显著提高(P<0.001)。(2)试验二采用2×2因子设计,二甲酸钾(0和0.6%)与黄霉素(0和25mg9/kg)为两个主效应。试验共选用96头28d(长白×大白)断奶去势公猪,根据体重和窝别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共28 d。试验表明,黄霉素可以显著地改善仔猪断奶后0~28 d的饲料转化效率(p<0.01);当黄霉素和二甲酸钾同时使用时仔猪的生长性能最好,但黄霉素和二甲酸钾之间不存在互作。添加黄霉素显著减少了胃、回肠和结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但是对肠道大肠杆菌没有显著抑制作用。本研究同时表明二甲酸钾是一种有效的动物生长促进剂,并且可以和黄霉素有效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