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ced Plastics/Polymers,简称CFRP)形成的高性能配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解决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抗裂性差和耐久性较差及钢筋易锈蚀等缺点。配筋混凝土结构中,筋材的接长不可避免,采用搭接连接最为简便。对于钢筋和CFRP筋的搭接性能,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普通混凝土中,而对于RPC中钢筋或CFRP筋的搭接性能鲜有研究,限制了RPC和CFRP这两种高性能材料的推广与应用。基于此,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型结构应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编号:2017YFC0703008)资助下,对RPC中带肋钢筋中CFRP筋的搭接性能分别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搭接长度、RPC强度、搭接钢筋净距和配箍率为试验参数,对39个RPC中钢筋搭接连接试件进行了对拉试验,获得了各试验参数对RPC中带肋钢筋搭接连接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拉荷载作用下,RPC中带肋钢筋搭接连接分别出现钢筋拔出和拉断两种破坏模式;对于钢筋拔出破坏的试件,搭接区域的搭接强度随搭接长度增大而略有减小、随RPC强度和配箍率的增大而增大;相较于钢筋净距为20mm的非接触搭接试件,接触搭接试件的搭接强度约减小5%。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了RPC中带肋钢筋搭接强度及临界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并以本文及其他研究者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公式的适用性,可据此确定带肋钢筋在RPC中的临界搭接长度,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依据。(2)以搭接长度、RPC强度和配箍率为试验参数,对27个RPC中CFRP筋搭接连接试件进行了对拉试验,获得了各试验参数对RPC中CFRP筋搭接连接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拉荷载作用下,RPC中CFRP筋搭接连接分别出现CFRP筋拔出和拉断两种破坏模式;对于CFRP筋拔出破坏的试件,搭接区域的搭接强度随搭接长度增大而略有减小、随配箍率的增大而略有增大,RPC强度对RPC中CFRP筋的搭接强度没有明显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了RPC中带肋钢筋搭接强度及临界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并以本文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公式的适用性,可据此确定CFRP筋在RPC中的临界搭接长度,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依据。(3)根据试验所得RPC中带肋钢筋和CFRP筋搭接应力-滑移曲线,建立基于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简称ANFIS)的RPC中带肋钢筋和CFRP筋搭接应力-滑移曲线的预测模型,并根据所得模型预测各参数下RPC中带肋钢筋和CFRP筋搭接应力-滑移曲线,并分析各参数对搭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PC中带肋钢筋的搭接强度随RPC强度、配箍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搭接长度的增加而降低;RPC中CFRP筋的搭接强度随配箍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搭接长度的增加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