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并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途径。首先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在充分讨论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政府政策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理论研究的视角,丰富了政策创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从政策创新相关理论入手,深入探讨国内外政府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态势,包括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北京、安徽省、浙江省三个创新领先的省份及地区的成果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对福建省政策创新提供借鉴。在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及政府政策创新的现状、内容等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提取的是福建省5-8批创新型企业上报科技厅的研发活动数据,将受政策影响较为敏感、选取福建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中的13个投入指标、8个产出指标,先进行因子提取分析、权重加总确定的处理,继而对四个投入因子(资金投入、人才投入、技术、创新管理)与一个产出因子运用随机前沿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根据创新型企业的不同批次的产出绩效水平、各影响因素的弹性大小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得出实证结果。实证结果显示:首先,四个投入因子对产出绩效的影响效果、方向各有不同。其中,投入要素、人才投入要素、技术要素在对创新型企业的绩效影响方面较为突出,总体呈现一个正向促进的作用,而创新管理要素在影响效果方面不是非常明显,即不列入重点考虑的范围之内。从四个批次的绩效水平来看,随着政策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型企业绩效水平总体呈现一个波动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在政策创新的影响下,投入与产出之间愈来愈有效率。在实证结果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第一步,创造性地提出政策创新思路(包括政策的平衡和政策的外部性需求),概括出政策创新的概念图。第二步,从资金投入要素、人才投入要素、技术要素、提高创新绩效水平四个方面入手,提出鼓励资金投入、吸引人才、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大政策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