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互联网使用条件下的时间记忆特点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w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成瘾指因重复使用网络导致慢性着迷状态,以致无法抗拒再度使用网络、增加上网时间所造成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赖。网络成瘾者作为网络时代的特殊群体倍受关注。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时间感、空间感、现实知觉、自我觉知会在使用互联网时发生改变。因此对成瘾者在互联网使用条件下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但迄今未见网络成瘾者在互联网使用条件下时间记忆特点的实验报道。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网络成瘾者日益增多,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在成瘾者中占很大比例,很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探讨网络成瘾者的时距和时序记忆特点。实验结果表明: 1、对较短时距(15s,26s,40s)系列和较长时距(5min,8min,12min)系列的时距估计,网瘾效应显著,在目标时间变量的三个水平上,时距估计误差值网瘾组显著大于非网瘾组,网瘾组时距估计均低于客观时距;在延迟时间三个水平上的时距估计误差值网瘾组均显著大于非网瘾组。 2、对较短时距(15s,26s,40s)系列和较长时距(5min,8min,12min)系列的时距估计,网瘾效应影响时距估计确信度,网瘾组确信度显著低于非网瘾组。 3、对较短时距(15s,26s,40s)系列和较长时距(5min,8min,12min)系列的时距估计,网瘾效应影响确信度与误差值的关系,确信度与误差值呈负相关,但非网瘾组显著性较低。 4、网瘾效应影响时序加工;较短时距(15s,26s,40s)系列时序判断意识较明确,较长时距(5min,8min,12min)时序判断意识混乱。 5、网瘾效应影响时距估计误差值与时序判断的关系,网瘾组时距估计误差值与时序判断呈显著正相关;非网瘾组时距估计误差值与时序判断呈正相关,显著水平降低。 6、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时间分段综合模型。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国别研究与问题比较相结合的研究体系,以考试认识论和考试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石,从考试制度的内在逻辑出发,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纵横两个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其最重
该文通过自己成长的生活叙事、通过对成长各阶段日记材料以及对同龄人访谈材料的分析,讲述并分析了作者个人(学校教育、校外成长)的故事、作者的家族故事,以及(我的)他们的故
返回抑制效应最初被用来描述线索呈现与靶子呈现的时间间隔(stimulusonset asynchrony,SOA)较长时对出现在先前注意过的位置上的靶子的反应延迟的现象。目前研究侧重考查基于
现代远程教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和潮流.目前,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还不能在远程教育中很好地实现.虚拟实验是解决远程教育中实验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