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计划能促进企业创新吗?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b9587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企业在创新中占据主体地位,而员工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激发员工创新活力,释放员工创造性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种可以进行长期激励的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而后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6月20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员工持股计划在11年后得以重启,并拉开了正式规范实施的序幕。在此之后,众多上市公司都对员工持股计划进行了尝试,成为员工持股计划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因此,研究新时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双因素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最新研究之后,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及其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以2014年至2017年期间通过董事会预案并最终成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专利申请数衡量企业创新。经过实证分析和检验,本文认为: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可以促进企业创新。从员工持股计划特征的角度研究发现:(1)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比例越高,激励作用越显著,企业的创新产出越高;(2)扩大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范围,不可忽视的搭便车问题会削弱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3)员工人均持股比例越高,企业创新产出越多;(4)非高管员工参与度高的员工持股计划更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产权和员工性质的差异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产生不同影响。从企业产权异质性角度发现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没有民营企业好,其原因是国有产权反向调节了对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比例与企业创新和持股范围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即国企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更适用社会比较理论,而民营企业则相反,更适用锦标赛理论。从员工异质性角度发现企业员工中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较高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基于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从员工持股计划设计角度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对于持股比例和和持股范围的设定,应根据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员工的不同倾向而有所不同。民营企业可适当地扩大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比例,注意激励对象的规模不宜过大,以保证人均持股比例足够大,避免搭便车问题导致的负面影响超过激励作用,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更大程度和范围上的利益协调一致;国有企业应注重公平,可适度增大员工持股计划的范围,持股比例不宜过大。第二,提高非高管员工的参与度,以充分调动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竞争性。
其他文献
随着选矿领域重介分选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面对一些易泥化、矿泥含量高的矿物,如何将各产品带出的大量悬浮液高效回收,保证重介悬浮液系统稳定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
为弥补香港与内地、澳门及台湾等地缺乏“逃犯移交”协议的法律漏洞,2019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将修订《逃犯条例》。此举随后引发香港社会大讨论并激起一系列社会反对运动,最终反修例运动在香港本土与外部的反共、反华势力共谋下变质为冲击“一国两制”底线的社会暴乱。一起修例事件最终演变为社会暴乱,根源在于香港社会的两类核心矛盾始终未能解决,其一是在理解“一国两制”上出现的意识形态对抗的矛盾,其二是社会分配
收音机收到的声音,电视机屏幕上的图像,都是由电台、电视台通过电磁波送来的。电磁波有长波短波,而波长在1米至0.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称为微波。使用微波进行的通信被称为微波通信
作为一种新型的升压站建设模式,预制舱升压站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设计、加工、配送的全流程建设新方法.通过110kV预制舱式升压站在内蒙古高寒地区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其形成、发展呼唤新的文明形态主体来进行表现和建造。人是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建设的主体,必须对其自身的发展做出相应适度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