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中,控制权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终极控制也日益为研究者所重视。终极控制行为的产生会对上市公司的绩效有一定的影响。证监会调查发现,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期间,浙江中捷股份董事长蔡开坚指使他人,采用各种欺骗手段,避开上市公司管理程序,未经正常审批手续,多次将中捷股份资金转出,涉及金额超过5亿元;而山东九发股份第一大股东九发集团的董事长蒋绍庆通过九发集团的关联企业将九发股份资金转出,由九发集团无偿使用,涉及金额超过6亿元。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通过建立金字塔式的控股结构或者交叉持股等方式取得目标公司的终极控制权,由此实现以较少的股份掌握较大的控制权的效果。这种控制方式的显著特点是产生了终极控制权与终极所有权的偏离,从而可能导致损害上市公司绩效行为的产生。虽然学者们对终极控制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法律和社会环境的多样性,使终极控制引发的公司治理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有效的公司治理应该是结合本国实际情况量身订制的。因此,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的特点,探寻终极控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如何规范终极控制行为,改善公司治理绩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以2007-2008年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揭示终极控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包括研究背景介绍、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与治理绩效的基础分析,首先对终极控制与公司治理绩效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阐述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第三章是上市公司终极控制对治理绩效影响的相关要素和现状分析,详细论述了终极控制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相关要素和影响机理,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对治理绩效影响的现状。第四章是实证分析部分,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例,通过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了终极控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及特色在于:通过实例解析详细阐述了终极控制的有关概念,从控制权具有共享收益和私有收益的角度分析了终极控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使得问题的研究更具有本质性。目前,学术界对终极控制问题的实证分析主要集中在两权偏离上,本文选择我国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考察了在自由现金流的约束下,两权偏离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为了避免因控制权选取标准不同而造成的影响,在实证分析中选取更严格的标准作了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行为的规范和公司治理绩效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