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发生变化。语文教师如何调整和优化其教学言语,才能适应新课改不断提高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成为当前教学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观目前的语文教学言语研究,在具体理论的可操作性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运用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来界定和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言语,力图构建教师的职业言语规范,以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有效性。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语文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作理论概述。结合国内外教学言语研究的成果,归纳了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内涵、特点、功能和类型,并联系语文的学科性质分析了其教学言语行为的独特性。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地位,决定了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言语行为,才能收到“以言成事”的教学效果。第二部分从描述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言语行为的现状入手,运用言语行为的会话含义和语力分析理论,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转述、指令、提问、举例和话缀、口误及纠偏言语行为进行归纳分析。力求找出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成因和解决策略,以达到规范教师的课堂言语运用,培养其自觉的职业言语意识和良好的课堂会话心态的研究目的。第三部分结合新课程理念探求了语文教师教学言语行为的追求指向。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应该从传统的死抠书本走出来,动态的捕捉知识,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发现乐趣;从独白化的课堂讲演中走出来,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发散性的交际对话,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简单说教中走出来,运用委婉激励的言语暗示激起学生求知、求尊重、求发展的内驱力;从模式化的言语表达中走出来,展示教师对文本、对生活的个人体验和独特见解;从工具化的言语训练中走出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