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第一产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农业人口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3672.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第一产业就业人员达到21496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27.7%,农业经济如何发展,将直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农业具有弱质性和不稳定性,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极为敏感,生产周期比较长,风险较高;农业具备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具备公共产品的某些特征。 正是由于农业的客观属性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农业的保护与转型升级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内容,国家推出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保护以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自1990年以来,我国政府对 “三农”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2014年我国政府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 14173.80 亿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占比达到9.3%;2015年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22.6%,达到17380.49亿元,占比达到9.8%;2016年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18587.36亿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占比达到9.9%。与此同时,我国农业企业均不同程度地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大力推行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背景下,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没有得到提高?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分别对农业企业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文以 2012-2016 年期间在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5 家农业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用 DEA 方法衡量企业绩效,运用Tobit 模型实证研究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2012-2016年期间,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综合效率的整体波动幅度较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农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还有较大上升空间;第二,在2012-2016年期间,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规模效率的整体波动幅度较大,在没有达到规模有效的企业中,绝大多数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需要适当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规模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财政补贴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企业的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四,税收优惠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当重视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稳定性,管理的规范性。其次,政府应当将财政补贴政策作为辅助的政策工具,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财政补贴政策的各个实施环节更加透明化。最后,农业企业应该合理利用财税优惠政策,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