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在教学实践当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物理学习困难的状态中,这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认识自然规律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立足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实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分析了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伴随学习过程产生的困境的原因,诸如认知准备不足;物理知识表征不完善;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和认知结构不能及时更新或重建;错误的前概念抗拒新知识的获取;不能适应思维的抽象程度或复杂程度的要求;学习内化不足等,笔者将它们归类为过程性学习困境。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发展规律和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探索了解决学生上述困境的教学策略,诸如加强学前预习,提高认知准备;突出内隐学习,完善知识表征;激发、引导,消除错误的前概念;逐级递进,提升思维难度;开展自主学习,促进学习内化等。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发现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出现了对学习有效控制的困境,笔者将它们归类为程序性学习困境,分析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对自身认知水平的认知不足;认知负荷过重;学习过程安排不当等。原因分析时指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困境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源自学生对学习本身的认识和控制上,这是笔者研究的一个新视野,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分析了学生学习困境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同时应用认知心理学和统筹原理对学生提出了解决程序性困境进行有效学习的策略,诸如自我评估,提高学生对自我认知水平的认知;阶段式学习,优化学习过程;合理统筹,主动掌握学习过程等。笔者通过教学对照实验后的数据统计发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控制,优化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显著的影响,由此,提出了教师有效教学实践的策略,诸如提供学生认知自我认知水平的途径;进行学科课程标准细化;进行教学目标与学生反馈关联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