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对教师提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总书记郑重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期待,要求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在第32个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又提出“四个引路人”,对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做了强调,即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作为“立德树人”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端正与否直接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程度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质量,因此,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师德师风修养。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对新时代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展开科学指导,多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兴国必先强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对新时代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展开全面部署。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教师相比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具备相对雄厚的知识背景和相对较高的学术能力,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同时还承担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科技和文化创新、教育社会大众的职责,这些“硬本领”和“大责任”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上享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同时也具有相对广泛且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当高校教师发生师德师风失范行为时,不仅会给大学生做出错误的示范和指引,而且会严重损害高校教师队伍的形象,不仅不利于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还可能给社会各方面带来恶劣的影响。加强新时代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事关高校教师师德师风修养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而且事关高等教育质量,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事关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本论文分别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重要意义和总体部署、现状分析、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入手,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第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是本文的基础,基本概念方面,本文主要阐释师德师风、高校师德师风和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等相关概念;理论依据方面,本文在整理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理论、国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师德理论、以及习近平关于这方面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将其吸收内化为本论文的理论支撑。第二,本文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从基本遵循、基本内容、根本着力点和总体目标四个方面来把握新时代对该项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指示。第三,本文对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展开分析,虽然当前的建设工作已取得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但是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也面临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难题,如何继承和发扬成功经验、如何补齐当前的“短板”、以及如何破解面临的难题,是新时代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工作。最后,在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遵循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指示,继承成功经验,着手解决现存的问题和面临的难题,从组织落实、培训研修、考评奖惩、监督提高四个方面探究新时代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从而推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科学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