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血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检测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3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靶向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对 NSCLC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无法手术获取组织样品进行 EGFR突变检测的患者,血浆是潜在的组织样品替代品。本研究旨在揭示NSCLC组织和血浆EGFR突变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血浆EGFR突变对NSCLC基因诊断及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  方法:收集198例手术切除组织EGFR检测为阳性的NSCLC患者术前全血。提取血浆游离DNA(cfDNA),扩增抑制突变系统(ARMS)法对血浆进行EGFR突变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cfDNA浓度,研究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分化、分期等患者特征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对ⅢA期NSCLC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研究,Kaplan-Meire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198例NSCLC患者血浆样品中,34例EGFR突变阳性,血浆检测总敏感性为17.2%(34/198),血浆和组织 EGFR突变类型基本一致。血浆 EGFR突变敏感性与TNM分期正相关,与肿瘤高、中、低分化负相关。IA, IB, IIA, IIB和IIIA期敏感性分别为1.6%、7.9%、11.1%、20%和33.3%,ⅢA期敏感性显著高于ⅠA期(p=0.000)和ⅠB期(p=0.004)。高、中、低分化癌的敏感性分别为0、15.7%和36.8%,低分化癌显著高于高分化癌(p=0.00)和中分化癌(p=0.01)。cfDNA平均浓度为17.34μg/mL,浓度与患者临床特征无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血浆EGFR检测可能是预测ⅢA期患者术后1年生存的重要因素(p=0.014)。  结论:目前血浆不能完全代替组织对早期NSCLC进行EGFR突变检测。由于ⅢA期及低分化癌血浆检测敏感性显著升高,因此对不能手术取到肿瘤组织的NSCLC患者,我们推荐血浆cfDNA作为生物学指标用于EGFR突变检测及动态监控。血浆样品可较真实的反映NSCLC患者的EGFR突变类型,并可能携带比组织样品更全面的基因信息。cfDNA浓度与患者临床特征无相关性。血浆 EGFR检测对局部进展期NSCLC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上海仁济医院东部、仁济医院西部、瑞金医院、东方医院、公利医院四家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情况、耐药性以及流行趋势;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进行分子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在肿瘤的原位侵袭及远处转移中扮演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