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近代岭南伤寒学派有新会陈伯坛,顺德黎庇留,鹤山易巨荪,南海谭次仲,号称岭南伤寒四大家,还有程祖,郭元峰,何梦瑶,麦乃求,陈焕堂,陈庆保等岭南伤寒家。他们崇仲景法,扶伤治病,撑起了当时岭南医学的半壁江山。然而,研究伤寒家的对象以北派伤寒家如刘渡舟曹颖甫胡希恕等居多,对于岭南伤寒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研究却极为缺乏。岭南区域偏湿偏热,岭南伤寒家如何运用和化裁伤寒方,达到因地因人因时治宜对临床指导意义重大。再者,岭南近代伤寒医家学术思想专题汇编缺少有分量研究,他们的著作与学术经验等都在急速流失当中,抢救收集与深入研究他们的著作刻不容缓。
柴胡类方运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已经不局限在外感伤寒的少阳之为病阶段,运用的范围包括脾胃病、肝胆疾病、甲状腺炎等等。柴胡类方虽然已经被不少人研究过,但是岭南伤寒家运用此方的研究似乎绝无仅有。岭南伤寒家对柴胡类方的理论见解,药量的酌重,临床运用的灵活化裁是绝对有深入研究的意义。所以,研究及传承他们的学术与临床经验意义非凡。本课题基于岭南伤寒家的医学著作与医案,于机器数据挖掘的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全面更有深度性的解决岭南伤寒名医柴胡类方的学术经验研究和传承的科学问题。
方法
1资料的采集和录入:选入九本岭南伤寒家著作,即:黎庇留《伤寒论崇正编》,陈伯坛《读过伤寒论》,郭元峰《伤寒论》,麦乃求《伤寒法眼》,陈庆保《伤寒类编》,陈焕堂《仲景归真》,何梦瑶《伤寒论近言》,黎庇留《经方医案》,程祖培先生医学遗著.实现诊治资料的规范化存储。资料采集的重点在于保持与突出各医家对柴胡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2形式背景的建立和优化:在偏序形式结构生成理论中,描述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构建对象与属性间的形式背景。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本文以医家为对象,分别以伤寒论条文、病位、证候、主方、药物组成为属性,建立了多个形式背景。并基于矩阵描述,按属性覆盖最大原则,对形式背景进行分层优化,并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
3学术思想研究:基于非统计偏序结构模式知识发现方法,从属性偏序结构图这个可视化表示数据结构图中,提取相应的知识规则集合,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各医家对柴胡类方的学术思想。
成果
1太阳少阳小柴胡汤证特点
伤寒论96条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小柴胡汤的主证。
伤寒论263条文少阳之为病见口苦,咽干,目眩。一派以陈伯坛为主的医家认为小柴胡汤证是病在太阳少阳,此时用小柴胡汤是要阻止病入少阳,如若病完全进入少阳则非小柴胡汤所宜。所以口苦咽干目眩并非小柴胡汤治疗的范畴。而另一派包括陈焕堂等医家则认为小柴胡汤证是病在少阳,所以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口苦咽干目眩的证候。各医家对各个证候的解释都有差别,如陈伯坛认为往来寒热是太阳开标阳出外则热,太阳阖标阴在表则寒,是病在太阳。而何梦瑶则认为往来寒热是半出太阳则寒,半入阳明则热,病是在少阳;又如黎庇留也提出小柴胡汤最重要的是和胃气。邪在少阳半表半里,太阳寒邪与少阳正气相争所以出现往来寒热。虽然对证的认识有差异,但依辨证论治用小柴胡汤并无差别。
2少阳阳明小柴胡汤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229与230可以看到阳明病也有运用小柴胡汤的时机。229条是见潮热胸胁满便溏的证状。230条是见胁下满不大便而呕苔白的证候。各医家都认为这两条为虽然都是阳明病,但是未完全入阳明,燥屎未结而成实,又有胁满之少阳证候,是少阳阳明合病,所以不宜用承气汤类下之。即是少阳阳明合病,治不宜从阳明着手,当从少阳论治。取小柴胡汤能通调上焦,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发汗而病解。然而各医家对证候的解释亦有所不同。黎庇留认为此病是阳明阖的问题,可以利用少阳枢转以救阳明,使其不过于阖。麦乃求认为膈中有热所以胸胁满。何梦瑶认为此证是少阳阳明病,病阳明潮热却见大便溏或大便硬但苔仍白不黑不燥,用大柴胡下之不宜,徒伤胃气,解之法还从少阳着手,以小柴胡和胃气的作用。又如陈伯坛认为苔白是阳明陷于胸显出阳明燥金的本色白,并非热盛。
3太阳少阳阳明小柴胡汤证特点
伤寒论99条文可见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的证候。此为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同病而独取少阳以小柴胡汤治疗的时机。然而各医家对证候的见解已有差异。多数医家认为见身热恶风颈项强是太阳证,陈伯坛却认为身热是阳明热。陈焕堂认为手足温是阳明燥热所致,陈伯坛认为是太阳标阳之热,而黎庇留还认为手足温是系在太阴等等。各医家对证候的理解虽有不同,但都认可此为太阳少阳阳明同病。治疗应取少阳,以枢转少阳阳枢,让邪气得从里外达太阳,以少阳救太阳,以少阳转阳明出太阳,故用小柴胡汤主之。
4大柴胡汤证特点
伤寒论103条文136条文165条文都提及大柴胡汤运用证候。103条文见有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136条文见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165条文见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基本上各医家都认为大柴胡汤证是少阳阳明证,除了陈伯坛认为是太阳少阳阳明证。如陈焕堂认为103条文是先病在少阳,却误治下之,出现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是阳明热盛,病在少阳阳阳中,燥屎未结,陈焕堂认为是少阳内实热证,故取大柴胡汤双解少阳阳明。何梦瑶认为136条热结为阳明燥屎实结,往来寒热却又是少阳主证,病属少阳阳明无疑,法当清热泻实,以大柴胡汤表里双解治疗,乃柴胡证之下法。而陈伯坛却认为太阳病过十余日,太阳证已愈,唯独柴胡证未罢,医不识,以为病已入中土,为了祛赶余邪,竟然二三下之,变成柴胡汤坏证。所幸后四五日,中土正气复,把邪托出外,又复见柴胡证,当然先与小柴胡汤治疗,此为太阳少阳证。服汤已,鼓动了胃气谷气,谷气上冲所以呕不止。又见心下急,是胃络不舒。郁郁微烦是胃阳微扰心神。此证微觉得小柴胡汤也已有不中于也的矛头,已经病稍入里成为太阳少阳阳明证了,只好变小柴胡汤为大柴胡汤治疗。
5柴胡加芒硝汤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104提到柴胡加芒硝汤治疗少阳坏病。104条文见有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而微利。各医家认为是少阳阳明证,但是因为已有微利的显现,就利用通因通用加芒硝因势利导而不用大柴胡汤。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107提到伤寒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何梦瑶认为伤寒太阳表证误下,邪热入里与饮邪聚结,气机失运困身则不能转侧,虽有太阳表证却牵涉少阳为重。陈焕堂认为证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困重,不能转侧皆邪热所致。麦乃求认为热伤肝阴,肝藏魂,肝阴伤则魂不能藏所以发生谵语。热伤肝血,血不养筋则出现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黎庇留认为少阳经循身之侧,少阳枢机不利,则出现身重不能转侧。陈伯坛认为三阳皆脱本经,尽失主外之权,轻清之阳气全然被没收,所以一身躯壳尽重。各医家对证候看法不一,但都认为可以利用少阳枢转之力,故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7柴胡桂枝汤证特点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146提到证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条文147提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二条文各医家都认为是少阳太阳证。所不同者,有的医家如陈焕堂,麦乃求等认为147条兼阴伤所以见渴和小便不利。但陈伯坛却认为条文147是兼太阳本阴下陷气化不足故见渴和小便不利。
8四逆散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318提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证基本上各医家都认为是热厥,因为热郁于里不能外达所以四肢见厥。陈伯坛黎庇留更提出是少阴阴枢转枢不利,所以利用少阳阳枢转动之力以救之。
岭南伤寒家对柴胡类方的认识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其学术思想的渊博让学者激发深醒,对伤寒柴胡类方的认识更加透彻,对柴胡类方运用更能掌握到位,研究他们的学术思想极具意义。
近代岭南伤寒学派有新会陈伯坛,顺德黎庇留,鹤山易巨荪,南海谭次仲,号称岭南伤寒四大家,还有程祖,郭元峰,何梦瑶,麦乃求,陈焕堂,陈庆保等岭南伤寒家。他们崇仲景法,扶伤治病,撑起了当时岭南医学的半壁江山。然而,研究伤寒家的对象以北派伤寒家如刘渡舟曹颖甫胡希恕等居多,对于岭南伤寒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研究却极为缺乏。岭南区域偏湿偏热,岭南伤寒家如何运用和化裁伤寒方,达到因地因人因时治宜对临床指导意义重大。再者,岭南近代伤寒医家学术思想专题汇编缺少有分量研究,他们的著作与学术经验等都在急速流失当中,抢救收集与深入研究他们的著作刻不容缓。
柴胡类方运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已经不局限在外感伤寒的少阳之为病阶段,运用的范围包括脾胃病、肝胆疾病、甲状腺炎等等。柴胡类方虽然已经被不少人研究过,但是岭南伤寒家运用此方的研究似乎绝无仅有。岭南伤寒家对柴胡类方的理论见解,药量的酌重,临床运用的灵活化裁是绝对有深入研究的意义。所以,研究及传承他们的学术与临床经验意义非凡。本课题基于岭南伤寒家的医学著作与医案,于机器数据挖掘的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全面更有深度性的解决岭南伤寒名医柴胡类方的学术经验研究和传承的科学问题。
方法
1资料的采集和录入:选入九本岭南伤寒家著作,即:黎庇留《伤寒论崇正编》,陈伯坛《读过伤寒论》,郭元峰《伤寒论》,麦乃求《伤寒法眼》,陈庆保《伤寒类编》,陈焕堂《仲景归真》,何梦瑶《伤寒论近言》,黎庇留《经方医案》,程祖培先生医学遗著.实现诊治资料的规范化存储。资料采集的重点在于保持与突出各医家对柴胡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2形式背景的建立和优化:在偏序形式结构生成理论中,描述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构建对象与属性间的形式背景。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本文以医家为对象,分别以伤寒论条文、病位、证候、主方、药物组成为属性,建立了多个形式背景。并基于矩阵描述,按属性覆盖最大原则,对形式背景进行分层优化,并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
3学术思想研究:基于非统计偏序结构模式知识发现方法,从属性偏序结构图这个可视化表示数据结构图中,提取相应的知识规则集合,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各医家对柴胡类方的学术思想。
成果
1太阳少阳小柴胡汤证特点
伤寒论96条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小柴胡汤的主证。
伤寒论263条文少阳之为病见口苦,咽干,目眩。一派以陈伯坛为主的医家认为小柴胡汤证是病在太阳少阳,此时用小柴胡汤是要阻止病入少阳,如若病完全进入少阳则非小柴胡汤所宜。所以口苦咽干目眩并非小柴胡汤治疗的范畴。而另一派包括陈焕堂等医家则认为小柴胡汤证是病在少阳,所以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口苦咽干目眩的证候。各医家对各个证候的解释都有差别,如陈伯坛认为往来寒热是太阳开标阳出外则热,太阳阖标阴在表则寒,是病在太阳。而何梦瑶则认为往来寒热是半出太阳则寒,半入阳明则热,病是在少阳;又如黎庇留也提出小柴胡汤最重要的是和胃气。邪在少阳半表半里,太阳寒邪与少阳正气相争所以出现往来寒热。虽然对证的认识有差异,但依辨证论治用小柴胡汤并无差别。
2少阳阳明小柴胡汤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229与230可以看到阳明病也有运用小柴胡汤的时机。229条是见潮热胸胁满便溏的证状。230条是见胁下满不大便而呕苔白的证候。各医家都认为这两条为虽然都是阳明病,但是未完全入阳明,燥屎未结而成实,又有胁满之少阳证候,是少阳阳明合病,所以不宜用承气汤类下之。即是少阳阳明合病,治不宜从阳明着手,当从少阳论治。取小柴胡汤能通调上焦,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发汗而病解。然而各医家对证候的解释亦有所不同。黎庇留认为此病是阳明阖的问题,可以利用少阳枢转以救阳明,使其不过于阖。麦乃求认为膈中有热所以胸胁满。何梦瑶认为此证是少阳阳明病,病阳明潮热却见大便溏或大便硬但苔仍白不黑不燥,用大柴胡下之不宜,徒伤胃气,解之法还从少阳着手,以小柴胡和胃气的作用。又如陈伯坛认为苔白是阳明陷于胸显出阳明燥金的本色白,并非热盛。
3太阳少阳阳明小柴胡汤证特点
伤寒论99条文可见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的证候。此为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同病而独取少阳以小柴胡汤治疗的时机。然而各医家对证候的见解已有差异。多数医家认为见身热恶风颈项强是太阳证,陈伯坛却认为身热是阳明热。陈焕堂认为手足温是阳明燥热所致,陈伯坛认为是太阳标阳之热,而黎庇留还认为手足温是系在太阴等等。各医家对证候的理解虽有不同,但都认可此为太阳少阳阳明同病。治疗应取少阳,以枢转少阳阳枢,让邪气得从里外达太阳,以少阳救太阳,以少阳转阳明出太阳,故用小柴胡汤主之。
4大柴胡汤证特点
伤寒论103条文136条文165条文都提及大柴胡汤运用证候。103条文见有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136条文见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165条文见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基本上各医家都认为大柴胡汤证是少阳阳明证,除了陈伯坛认为是太阳少阳阳明证。如陈焕堂认为103条文是先病在少阳,却误治下之,出现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是阳明热盛,病在少阳阳阳中,燥屎未结,陈焕堂认为是少阳内实热证,故取大柴胡汤双解少阳阳明。何梦瑶认为136条热结为阳明燥屎实结,往来寒热却又是少阳主证,病属少阳阳明无疑,法当清热泻实,以大柴胡汤表里双解治疗,乃柴胡证之下法。而陈伯坛却认为太阳病过十余日,太阳证已愈,唯独柴胡证未罢,医不识,以为病已入中土,为了祛赶余邪,竟然二三下之,变成柴胡汤坏证。所幸后四五日,中土正气复,把邪托出外,又复见柴胡证,当然先与小柴胡汤治疗,此为太阳少阳证。服汤已,鼓动了胃气谷气,谷气上冲所以呕不止。又见心下急,是胃络不舒。郁郁微烦是胃阳微扰心神。此证微觉得小柴胡汤也已有不中于也的矛头,已经病稍入里成为太阳少阳阳明证了,只好变小柴胡汤为大柴胡汤治疗。
5柴胡加芒硝汤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104提到柴胡加芒硝汤治疗少阳坏病。104条文见有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而微利。各医家认为是少阳阳明证,但是因为已有微利的显现,就利用通因通用加芒硝因势利导而不用大柴胡汤。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107提到伤寒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何梦瑶认为伤寒太阳表证误下,邪热入里与饮邪聚结,气机失运困身则不能转侧,虽有太阳表证却牵涉少阳为重。陈焕堂认为证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困重,不能转侧皆邪热所致。麦乃求认为热伤肝阴,肝藏魂,肝阴伤则魂不能藏所以发生谵语。热伤肝血,血不养筋则出现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黎庇留认为少阳经循身之侧,少阳枢机不利,则出现身重不能转侧。陈伯坛认为三阳皆脱本经,尽失主外之权,轻清之阳气全然被没收,所以一身躯壳尽重。各医家对证候看法不一,但都认为可以利用少阳枢转之力,故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7柴胡桂枝汤证特点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146提到证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条文147提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二条文各医家都认为是少阳太阳证。所不同者,有的医家如陈焕堂,麦乃求等认为147条兼阴伤所以见渴和小便不利。但陈伯坛却认为条文147是兼太阳本阴下陷气化不足故见渴和小便不利。
8四逆散证特点
伤寒论条文318提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证基本上各医家都认为是热厥,因为热郁于里不能外达所以四肢见厥。陈伯坛黎庇留更提出是少阴阴枢转枢不利,所以利用少阳阳枢转动之力以救之。
岭南伤寒家对柴胡类方的认识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其学术思想的渊博让学者激发深醒,对伤寒柴胡类方的认识更加透彻,对柴胡类方运用更能掌握到位,研究他们的学术思想极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