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加强本病的中医药研究,深入探讨其辨证论治规律,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理论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阐述尚无统一的认识,目前在其理论和临床研究中,往往受到现代医学解剖形态学的影响,将其病位定在中医学所论的肝脏上,多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为核心,临床症状常有改善,展现出中医药治疗肝病的优势,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征、临床表现等进行了学习和探讨,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多以肝郁脾虚为基本病机,以疏肝健脾法论治疗效颇为显著。方法笔者从中医经典理论入手,广泛查阅了历代医学文献的资料,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特征和临床表现与中医学关于肝郁脾虚的论述基本一致。并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探讨其病位和病性,提出了个人见解,为慢性乙型肝炎以疏肝健脾法论治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较长,病变广泛,虚实错杂,表现不一,其症状隐匿,多样,病程长,患者肝功能失常,故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表现复杂多样的临床证候。患者感受湿热疫毒日久,往往病程迁延难愈,情志失畅忧郁伤神,而致肝郁脾虚湿热疫毒气滞血淤夹杂。无论是因病致虚还是因虚致病,最终都有湿热疫毒胶着,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血瘀的病理结果。综上所述,从舌脉象上看,虚、湿、热、瘀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病机。以祛邪扶正,疏肝健脾,理气活血等方法为治疗原则,对其治疗的关键要紧紧围绕肝郁脾虚正虚邪恋这一核心进行施治,透过扶正解毒之功,从疏肝健脾补益肝肾,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等途径来达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本文选用肝郁脾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案作为探讨,有针对性选择疏肝健脾活血法为主的中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患者的症状治疗前后明显改善,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针对临床上辨证属于肝郁脾虚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疏肝健脾法具有改善中医证候疗效的作用,在改善院闷腹胀、食欲不振、神疲懒言、烦躁易怒、大便稀塘的症状上疗效尤为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