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纵向针对不同时间段考察监管政策的演进和比较其效力变化,从中发现趋势规律。其中重点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监管政策效力下降问题(这一结论由本文实证部分得出)进行分析,这主要是从政府声誉的角度展开的,通过对政府声誉模型的讨论,提出在长期博弈过程中,政府如何选择监管政策才能达到效用最大化。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演进以及政府对证券市场监管方式的演进,以此得出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基本路径;
第二章,通过分析我国监管政策的特征,市场对监管政策的反应,得出我国证券市场是政策市的结论,并重点运用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这一新的理论视角来解释“政策市”这种低效率演进路径的形成与维持;
第三章,从政府声誉的视角,提出政府进行证券市场监管的政策选择,并运用这一理论模型解释了我国监管政策效力逐渐下降这一现象;
第四章,运用事件分析法考察证交所建立以来的实践中,政府监管政策的效力变化。
第五章,提出解决监管政策效力下降问题的办法与建议。
得出结论和建议:一是中国政策市的存续问题,即政府必须忍受打破路径依赖所要承受的短期损失,走出政策市的桎梏,才能彻底改变监管的行为方式;二是政府监管的政策选择问题;三是自律组织的行业内监管作为政府政策监管的替代应如何发挥作用,使得两种监管方式互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