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观察具有痰瘀同治功效的丹瓜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以AMPK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丹瓜方是否通过对APN/AMPK/PPAR-γ信号通路的调控进而实现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为其治疗糖尿病糖脂代谢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剔除4只,以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正常组予正常饲料喂养;造模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予禁食12h后腹腔注射2%STZ 25mg/(kg·d),连续注射2天,诱导糖尿病模型。随后将成模大鼠按体重、血糖分层法分为4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中剂量丹瓜方组(中丹组)、高剂量丹瓜方组(高丹组)。干预16周后取材,检测血清糖脂代谢基本指标;胰腺HE染色观察胰岛大体结构,胰腺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肝脏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情况;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C肽含量及骨骼肌GLUT4、肝脏HMGR活性;实时荧光定量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脂肪APN、肝脏AMPK、脂肪PPAR-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1 一般情况观察:干预1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中丹组和高丹组大鼠活动尚可,毛发色泽较好,进食量、饮水量、尿量较干预前减少;且上述三组大鼠体重均较干预前小幅度下降。2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干预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中丹组、高丹组空腹血糖均显著升高且>11.1 mmol/L,且各组间空腹血糖比较无差异。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中丹组、高丹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1);药物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3各组胆固醇、甘油三酯变化: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中丹组、高丹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明显下降(P<0.05)。4各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变化: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中丹组、高丹组AST和ALT均显著降低(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中丹组、高丹组ALT 均较低(P<0.05)。5各组空腹胰岛素、C肽变化: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中丹组和高丹组空腹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差异无意义。6各组GLUT4、HMGR:干预后,二甲双胍组、中丹组和高丹组GLUT4含量较模型组增加(P<0.01),HMGR含量较模型组下降(P<0.01)。7胰腺HE染色及电镜观察:在HE染色方面,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中丹组、高丹组在胰岛数目、胰岛形态、胰岛分布、胰岛分泌颗粒等方面存在一定损伤;电镜下,干预组在细胞核大小、核膜形态、分泌颗粒、线粒体、线粒体嵴和粗面内质网等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但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对损伤的胰腺组织在宏观细胞形态和微小细胞器方面具有一定修复作用。8肝脏油红0染色: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中丹组、高丹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脂滴。模型组脂滴数量较多且分布密集,二甲双胍组次之,中丹组和高丹组脂滴较少,其中以中丹组脂滴最少且分布较少。9实时荧光定量: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中丹组、高丹组APN、AMPKα、PPAR-γ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且组间差异无意义;与中丹组比较,高丹组 AMPKαmRNA 表达增加(P<0.05)。10蛋白免疫印迹: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APN、AMPKα、P-AMPKα、PPAR-γ表达增加(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中丹组和高丹组P-AMPKα表达增加(P<0.05),在APN、AMPKα、PPAR-y表达方面无意义。与中丹组比较,高丹组AMPKα、PPAR-γ表达明显增加(P<0.05),APN、P-AMPKα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1丹瓜方可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2丹瓜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肝损伤、胰腺结构和肝脏脂滴变性存在一定修复作用。3丹瓜方可能通过对APN/AMPKα/PPAR-γ信号通路的调控,实现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