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压力对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网络欺负态度的中介作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ld2006_ld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欺负行为屡见不鲜,然而当前对网络欺负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完善,基于此本研究拟解决两个问题:(1)大学生同伴压力对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以及网络欺负态度是否在其间起中介作用;(2)同伴压力在情景实验中如何影响网络欺负行为。
  研究一通过问卷法,调查了湖北省武汉市374名大学生被试,要求被试完成网络欺负行为中的同伴压力、网络欺负态度和网络欺负行为问卷。结果表明:(1)同伴压力能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欺负行为;(2)网络欺负态度在同伴压力和网络欺负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为35.36%。
  研究二采用情景实验法,线上招募100名大学生被试完成前后测两部分实验。在前测中,被试需完成对实验材料态度的评估,以及行为意向的选择。一周后,要求被试参加后测实验,后测实验采用3(事件严重程度)×4(同伴评价)的被试间设计,其中事件严重程度(严重、中等、轻微三个水平)为被试间变量,同伴评价(不支持、低支持、中等支持、高支持四个水平)为被试间变量,网络欺负态度和网络欺负行为意向为因变量。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网络欺负事件严重程度越高,被试网络欺负态度越消极,越倾向于采用忽视和反对的行为方式;网络欺负事件严重程度越低,被试网络欺负态度越积.极,越倾向于采用支持的行为方式;
  (2)在同伴评价水平上发现,被试的态度和行为意向的选择与同伴评价的集中程度有关。同伴评价越集中(高支持、不支持)则被试的行为意向越强,而同伴评价比较分散(低支持、中等支持)时,则被试的行为意向越低,对网络欺负态度也越消极;
  (3)交互效应发现被试在网络欺负事件严重水平上,同伴支持水平越高,被试则会更多的采用支持或反对网友行为的行为方式;在中等水平上,同伴不支持程度越高,被试越倾向于采用支持或反对的行为方式;在轻微水平上,同伴支持程度越高,被试越倾向于采用支持或反对的行为方式。
  研究结果发现同伴压力对个体态度和行为意向的改变,了解同伴压力是如何影响网络欺负态度和网络欺负行为意向,特别是在群体中大多数人持同一种态度时,个体会根据群体的意见去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意向,这对之后的网络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了实证基础,即要注意群体压力对个体价值观和行为的导向。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将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养和选拔与人力资源概念相结合构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胜任特征模型。以朋辈心理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了BEI、工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分析明确胜任特征,以此为基础构建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特征因素的结构体系;设计自评问卷,用于预测,回收87份;将通过预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其做进一步分析;引入先前构建的模型结构,科
学位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处于社交情境时心里会产生害怕、畏惧等消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因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感知到自身有可能被其他陌生人关注而受到影响,是由具体情境所诱发,并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的一种情绪状态。解释偏向,是指个体倾向于用负面或者具有威胁性的形式对社交刺激做出不正确的解释,这种理解方式具有个人倾向性。过去关于解释偏向的相关研究都是将被试群体的选择重点放在大学生群体,对社交情境进行更进一步的分类研究也
学位
本研究采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心理学理论等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BEI(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法等手段,选择普通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取134份胜任特征词开放式问卷,并根据绩效标准选取普通组和优秀组被试各15名进行BEI,根据结果进行分析,构建初始模型;其次,根据得出的11个胜任特征词编制预测版自评问卷并发放,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预测问卷的题目进行修改得到《普通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形式,其中的伦理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研究从咨询师的角度出发,探索咨询师在网络心理咨询实践中的态度和行为,他们面临的伦理问题和应对方式,了解他们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讨论他们在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实践中的困难和疑惑,从而为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建立提供理论的参考。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深度访谈法,采取“ 目的性抽样” 的方法,通过自愿招募的方式,选取了 11名 (包
自杀作为心理健康危机最严重的形式之一,每年会带走全球约79.3万人的生命。近年来,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的转变机制是自杀研究的发展趋势。自杀人际理论、自杀的整合动机-意志模型和自杀的三阶段理论均强调自杀能力在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自杀能力的概念和结构的清晰界定和准确测量有助于理解自杀机制,有效帮助自杀的预防和干预。  本研究首先梳理了自杀能力既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依据既往研究提出本
学位
注意偏向,是指注意资源对特定刺激的选择性分配。自杀尝试者对自杀/死亡相关的内容有特定的注意偏向。自杀行为认知模型认为,当个体处于自杀危机时,存在对自杀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该注意偏向和绝望状态共同作用会加速自杀意念的产生,增加自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本研究采用点探测范式并结合眼动追踪技术探索自杀尝试者、自杀意念者和正常对照组对自杀/死亡相关刺激、负性刺激、正性刺激和中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其机制。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