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是古汉语的基本词汇之一,用法颇多。本文以先秦汉语“其”为研究对象,利用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作语料,历时地描写“其”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的语法特征。殷商时期“其”用作时间副词、语气副词,西周时期增加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连词、助词的用法,春秋战国时期“其”具备了后世语言中“其”的所有用法。文章还描写先秦“其”与其他虚词固定组合的层级,分析“其”在散文和韵文中语法意义及语用功能的异同,全面展示先秦“其”的语法面貌。在此基础上借用古汉语传统的研究成果和现代语言学理论,运用历史比较法勾画先秦“其”的语法发展轨迹,即“其”最初为“簸箕”之义,假借为时间副词,经词义引申产生出语气副词,进而发展出句间连词,同时时间副词“其”又产生出指示代词,并进一步发展出人称代词、词间连词、助词。文章指出词义引申、句法结构、认知心理、重新分析是“其”的语法发展的机制和动因。另外,本文还对先秦“其”有争议的一些问题辟专章讨论,力求澄清一些语言事实,还先秦汉语“其”一个本来的语法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