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依据社会结构变迁,适时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提出的目的是造福于国家、造福于民族、造福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架起了一条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凝聚了广大人民的心。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就成为时代热点和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之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便成为其首要考虑的问题。政治上,毛泽东依次从完成革命遗留任务;摧毁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移风易俗,建设新社会以及探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毛泽东深知实现新中国的定国安邦,新中国还需要多方面的建设。经济上,毛泽东认为必须加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实现新中国经济的腾飞。毛泽东根据国情,依次从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战略规划,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设想以及“赶超英美”战略构想,为新中国的经济绘制出一幅美丽的发展蓝图。军事上,毛泽东为了实现新中国的强军之梦,开始从军队的精简裁员,构建正规化的合成军,改善武器装备,建立正规院校,完善军事体制等方面,谋划新中国国防建设正规化的发展愿景。文化上,毛泽东开始在创建现代化的教育体制,构建现代化的科技,文学艺术的除旧布新等领域,积极规划。纵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构建“中国梦”的愿景中,可以研究发现:毛泽东的“中国梦”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依据国情变化而适时做出调整的灵活性,并且其各内涵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即立国梦是政治前提;富国梦是物质保证;强军梦是军事保障;文化强国之梦则是智力支持。然而构筑当代的“中国梦”,在古今中外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是以史为鉴,积极研究毛泽东的“中国梦”对于构筑当代“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侵犯;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强军当有高度规划与自信;文化建设需全方位规划与多方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