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甲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剂量方法。指甲是一种对电离辐射敏感性很好的生物材料。因此,空气比释动能可以通过使用EPR测量指甲样品中的自由基浓度来估算。然而,这种剂量学方法目前还不够准确。本实验主要研究低剂量范围内,造成指甲电子顺磁共振方法辐射剂量重建不准确的误差来源,讨论了水分在指甲EPR剂量方法中所起的作用,包括对于EPR测量的干扰以及对于自由基产生的两个不同作用。由于间接致电离辐射作用,指甲样品内的结晶水或结合水可以促进自由基的产生,水分含量不同,指甲照射后自由基浓度的变化有差异,而且这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斜率为1.8143。因此研究指甲EPR剂量学方法,需要根据不同人指甲样品中的含水量进行修正。另一方面,自由水会抑制辐射产生自由基,很多研究人员研究指甲EPR剂量重建时样品制备的一个环节是,照射之前把指甲样品在水中浸泡,由此可能会产生剂量估算的不确定性。实验中把样品烘干处理后,照射0,1,2,3,5Gy,研究烘干后指甲的辐射剂量响应。把同一个人的指甲样品按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分成5份,分别测量它们的本底自由基浓度。研究结果表明,烘干后的指甲样品,其不同的剂量响应规律依然很混乱,没有良好的规律性。同一个人不同手指指甲中的本底自由基含量不同,实验组中最大与最小之间相差可以到达55.89%。可见,不同手指指甲的BKG信号(background signal)强度不同,差异很大,不能像以往研究中一样把5个手指的指甲认为是相同的。因为水分对于准确的EPR测量会产生影响,建议以后的研究中,样品处理时尝试干燥这一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