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的构句机制与情景语义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介词“在”为标记的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使用频率极高的句式,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汉语特殊句式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关注。从《马氏文通》开始,就有对此句式的解释说明,一直到现在仍是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前辈们对“在”及“在”字句作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在”字结构本身就比较复杂,前辈们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又各不相同,所以对“在”字结构及其相关的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许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前辈们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没有研究到的部分进行补充,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本论文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语法化、情景语义学、偏误分析理论等等语言研究的新方法新理论,分析以介词“在”为标记的句式的演变历史、构句机制和针对日本学生的教学对策。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概括,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以及语料来源和选题意义。第二章为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的构句机制及表达功能。本文首先运用语法化对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考察,分析不同时期介词“在”的语法意义。然后运用标记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了它的产生动因和句式特点。最后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了它的各种句式结构的语用表达差异和功能。第三章为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的情景语义分析。主要依据情景语义和认知语言学理论,论述了句式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出不同语境下各种句式所呈现的特点。第四章为日本留学生学习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的偏误分析和教学对策。主要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与汉语“在”字句式对应的日语的不同表达方式,然后考察日本留学生学习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的偏误类型和偏误成因,最后提出对日汉语教学的对策。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新的方法和理论整理了介词“在”的发展演变历史和构句特点,以及把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分析以介词“在”为标记的句式与日语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而解释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提出对日留学生的教学对策。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矿产开采数量以及规模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长期开采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不合理的开采活动的影响,导致矿山开采区的水土流失问
<正>在宋庆龄流亡海外的岁月中,她曾有过一次短暂的回国,那就是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这次回国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宋庆龄在奉安大典前后对蒋介石政府所采取的行动,再一次高举起
会议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特征是多值性的;范畴中各成员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有原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所有的范畴成员
本文研究汉语体貌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探寻汉语极性体貌副词(正极词和负极词)的临时极性特征以及造成这种临时极性特征的梯级逻辑,主要围绕“非持续类”体貌副词“已经”和“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生精神世界的启蒙,也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开发人文精神,形成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
中级汉语精读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对汉语精读课理论研究的深入,其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根据心理学、教育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学科的理
蛋白质缺乏是国际性问题,应用生物技术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生物蛋白质以增加食用蛋白质来源是该课题选择的目的.啤酒酵母为单细胞微生物,其蛋白质是生物蛋白质.在纤维素组织
长期以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翻译研究仅局限于语言学层面,译者常处于“隐身”地位,其作用亦被忽略或低估。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文化转向”和翻译研究学派的兴起,译者的
运用UPLC-Q-TOF/MS技术研究人参与附子配伍对大鼠血清中内源性标记物的影响,旨在发现人参对附子减毒作用的内源性标记物及其分子机制。连续7 d给予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不同配
本文对中国大学生中流行的社交网络——“人人网”中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研究搜集了近3个月内138名用户在该调查网站上使用的语言,从中提炼并建立了710例汉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