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现有财务分析理论的不足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体系的设想,并以一系列概念体系为起点,从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和财务信息质量等方面对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从而初步形成了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的理论框架。 全文共分十章。 第一章对与财务分析有关的财务报表、会计报表、财务报告、财务状况以及财务分析等概念进行了辨析。从而为全书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对现有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现有财务分析方法的主要不足。 第三章从几个方面对财务状况理论产生的必然性作了论证。 第四章提出了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的理论框架。指出: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与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 与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有关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财务状况质量、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以及财务信息质量等。 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主要应当包括资产质量的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分析、利润质量的分析、现金流量质量的分析、财务信息质量的分析等。 论文的第五章提出了资产按照质量分类的理论,认为:资产按照质量分类,可以分为:(1)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2)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3)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 然后,论文以上述分类为基础,提出了对企业主要资产项目(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和递延税款等)的质量按照资产本身的独有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第六章对资本结构的质量进行了分析,重点提出了应当关注和分析企业资本结构质量的主要方面并对几种重组和债转股对企业资本结构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一 第七章对企业利润质量的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利润形成过程的质量和利润结果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并对企业利润质量恶化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 第八章从系统化的角度对现金流量的质量进行了分析,重点揭示了现金流量的变化结果与变化过程的关系以及各部分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对其他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有:财务报表附注、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关联方关系以及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与承诺事项、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审计报告等。 第十章探讨了比率分析在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中的应用。指出:比率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质量分析。但是,利用财务比率对企业财务状况质量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财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同时,还要重视对非货币性信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