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并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工作的中坚力量,既与少年儿童以朋友相称,也担负起指导少年儿童的重任,更是对少年儿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国家、学界对少先队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学校所持的忽视态度形成了巨大反差,进而导致众多大队辅导员在职业发展中出现角色不清、发展意识淡薄、功利心强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少先队辅导员职业信念的形成,也严重制约了少先队辅导员职业专业化发展,更加剧对少先队教育事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被信念所支配,简言之,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到少先队教育而言,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是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础,然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则是重中之重。少先队辅导员的职业信念是什么,包含哪些子信念?哪些因素影响了其职业信念的形成?在广泛的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动机理论出发,选择个案调查方式,将成都市S小学大队辅导员——杨某某老师设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法,深入到田野调查现场,通过访谈、观察、文本材料等方式收集大量素材,从少先队辅导员的教学行为、育人行为、自我发展行为等方面入手,进而洞察分析杨某某老师行为背后所体现的职业信念的内涵,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影响杨老师职业信念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通过分析,本研究认为个案对象杨老师的职业信念从内在因素来看,会受到个性心理特征、自我的实现的渴望的影响。个人成长经历、成体系的培训、外界评价以及学校文化(教师群体间)等因素对其职业信念的形成亦有着重要的的影响。在最后部分基于上述材料与分析开展了进一步的思考,分别从个人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形成少先队辅导员职业信念的相应启示,个人层面:准确的角色定位是职业信念形成的前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职业信念形成的内驱力。学校层面:多元且完善的培训是其职业信念形成的理论之源;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是其职业信念形成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