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改善低血糖所致神经内分泌反向调节(counterregulatoryresponses-CRR)失败的可能机制。 第一部分,黄芪对低血糖所致的神经内分泌反向调节作用 方法: 实验一,黄芪注射液对反复低血糖模型大鼠高胰岛素低血糖钳夹过程中荷尔蒙影响 大鼠颈动静脉插管术后(黄芪组和对照组分别n=9,10),连续给药7天,最后3天反复低血糖法造模,然后进行钳夹实验。 实验二,下丘脑PVN,NTS部位c-Fos表达 给药后,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组n=3),观察c-Fos的表达。 结果: 1.HAAF模型大鼠高胰岛素低血糖钳夹实验:在钳夹实验中,黄芪注射液组葡萄糖输注速率(GIR)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黄芪注射液组(2213.00±120.20)肾上腺素的分泌较对照组(1624.00±123.70)明显增多,黄芪注射液组皮质醇的分泌(941.60±50.83)明显高于对照组(740.40±65.35)(P<0.05)。 2.下丘脑PVN部位c-Fos表达:黄芪皂苷Ⅳ组大鼠较对照组,下丘脑糖敏感区域PVN部位c-Fos表达明显增加。 结论: 反复低血糖所致的内分泌反向调节失败,黄芪注射液可以部分重建荷尔蒙的分泌并有效阻止低血糖的发展,可能是通过激活下丘脑糖敏感区域PVN神经核团的活性。 第二部分,黄芪皂苷Ⅳ对低血糖所致的神经内分泌反向调节作用 方法: 实验一,黄芪皂苷Ⅳ对大鼠基础血糖的影响 大鼠颈动静脉插管术后(各组n=10),分别给予黄芪皂苷Ⅳ和羧甲基纤维素灌胃,观察血糖水平。 实验二,黄芪皂苷Ⅳ对大鼠抗低血糖的作用 大鼠颈动静脉插管术后(ASG-Ⅳ组和CMC组分别n=10,14),连续3天给药,然后静脉给予正规胰岛素2u/kg,观察血糖的变化。 实验三,黄芪皂苷Ⅳ对急性低血糖模型大鼠高胰岛素低血糖钳夹过程中荷尔蒙的影响 大鼠颈动静脉插管术后(ASG-Ⅳ组和CMC组分别n=9,8),连续3天给药,然后大鼠进行20mU/min/kg的高胰岛素低血糖钳夹实验。 实验四,黄芪皂苷Ⅳ对反复低血糖模型大鼠低血糖钳夹过程中荷尔蒙的影响 大鼠颈动静脉插管术后(ASG-Ⅳ组和CMC组分别n=11,9),连续3天反复低血糖法造模,同时3天给药,然后进行低糖钳夹实验。 实验五,下丘脑VMH,PVN,BLV部位c-Fos表达 给药后,中枢糖敏感区域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室旁核(PVN),杏仁基底外侧核(BLV)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组n=3),观察c-Fos的表达。 结果: 1.大鼠基础血糖影响实验:大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黄芪皂苷Ⅳ组(6.197±0.14mmol1-1)和对照组(6.139±0.13mmol1-1)的120分钟血清葡萄糖水平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大鼠抗低血糖实验:在急性低血糖实验中,黄芪皂苷Ⅳ组大鼠血糖的恢复速度和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皂苷Ⅳ组血糖曲线下面积(<4mmol/1)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黄芪皂苷Ⅳ组血糖的最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急性低血糖模型大鼠高胰岛素低血糖钳夹实验:在120分钟的钳夹实验中,黄芪皂苷Ⅳ组与对照组血糖水平并没有明显差异。(黄芪皂苷Ⅳ组2.659±0.07vs.对照组2.704±0.05,P>0.05)。葡萄糖输入速率(GIR),黄芪皂苷Ⅳ组明显(30%)低于对照组。(黄芪皂苷Ⅳ组vs对照组:5.936±0.8vs.8.171±0.7mg.Kg-1.min-1,P<0.05)黄芪皂苷Ⅳ组皮质醇的分泌明显高于对照组(皮质醇P<0.05)。 4.反复低血糖模型大鼠高胰岛素低血糖钳夹实验:在钳夹实验中,黄芪皂苷Ⅳ组与对照组血糖水平并没有明显差异。(黄芪皂苷Ⅳ组2.752±0.03vs.对照组,2.679±0.04mg.Kg-1.min-1,P>0.05)。黄芪皂苷Ⅳ组GIR明显(40%)低于对照组(黄芪皂苷Ⅳ组5.872±0.5vs.对照组9.352±0.7mg.Kg-1.min-1;p<0.05)。 5.下丘脑VMH,PVN,BLV部位c-Fos表达:黄芪皂苷Ⅳ组大鼠较对照组,下丘脑糖敏感区域VMH,PVN,BLV部位c-Fos表达明显增加。 结论: 黄芪皂苷Ⅳ可以增加低血糖时荷尔蒙反向调节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对外源葡萄糖的需求,可能是通过激活下丘脑糖敏感区域VMH,PVN,BLV神经核团的活性。